尽力,尽情,尽心
「我尽全力啦,我问心无愧。」
身边经常会听到这般说话。甚至自己也偶尔会讲。但其实是否尽了「力」,就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呢?生活中,我们也会见过,人与人之间,或为上司下属,或为同事朋友、或为情侣家人,彼此责问:「我而已经尽了所有的力,你还想我怎样?」 说那个很痛苦,听那个很无奈。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当代新儒家的唐君毅先生,以及其弟子霍轁晦先生皆言,生命的本,是「性情」。 「情」是人生命的动力。人的生命,需要开放,需要感通、情通。因此人自古是「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只要在意的对方,一念明白、一念理解、一念情通,人死也无憾了。
现代人的生命问题,绝大部分是源自于人际关系上的失败,伤痛;并由此而衍生出的逃避、封闭、抑郁,生命日渐萎缩,心间日见狭迫,于是一遇压力就容易情绪爆发,最终伤害更深。如是几个循环下来,人就会走向毁灭。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情的世界的干枯。今早读《孝经》,读至: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中间最重要的是「致」字。 「致」,即「尽」,或「充分发挥」的意思。 「致」什么?是「致」我们的「情」。当事奉父母,原来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尽「力」,「做」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用什么的「情」,用情有多「深」。致敬、致乐、致忧、致哀、致严,都是尽我们的「情」,把我们的心,完全投放在父母身上,其情自然诚,其情自然深。这才是做人的明道、大道。古人云:「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
其实人活世上,最看重的,只是一点「情」。当我们自问「已经尽全力」的时候,原来还要问一问自己:「我是否尽了情心?」。能回到当下、真诚面对眼前人,付出真心,付出真情,如此坚持之人,谓之尽「心」。原来,人生在世,对人对事,除了尽力之外,还要「尽情」、「尽心」。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