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活动
  • 註冊
  • 登入
  • search
  • language 语言
    • English
    • 繁中
    • 简中
  • 主页
  • 关于我们
  • 奠基者言
  • 文化馆
    • 中华传统美食馆
    • 中华节日与节气
    • 中华艺术馆
    • 中华道德馆
    • 中华中医馆
  • 诸子百家
  • 侨民点滴
    • 寻根之旅
    • 广东移民史
    • 福建移民史
    • 马六甲徐家简史
    • 胶己人:潮州人移民东南亚历史
    • 历史与现状: 妈祖文化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之间的交流互动
    • 波靖南溟:新加坡福建会馆的故事
    • 马六甲青云亭观音信仰及其社会功能
  • 薪火相传
    • 蚕宝宝养成记
    • 香港青少年故宫文化研习分享会
    • 香港培道中学
    • 香港树仁大学
    • 小小历史学者计划:融入中华文化传承的力量
  • 视像图书馆
    • 让香港潮州文化重新被看见
    • 马山女服
    • 古文动画篇章系列
    • 孝与仁
    • 盂兰胜会
    • 昆剧 - 长生殿
    • 昆剧 - 玉簪记
    • 昆剧 - 贩马记
    • 昆剧 - 琵琶记
    • 昆剧 - 顾曲周郎
    • 昆剧 – 范蠡与西施
    • 粤剧 – 碧海狂僧
    • 粤剧 - 南唐李后主
    • 粤剧 - 黄飞虎反五关
  • 文化活动
    • 在漫长的18世纪遇见黄东
    • 第四届华服论坛
    • 陆国权中华文化传承研究基金网站启动典礼
    • 从《新安县志》走向《香港志》
    • 易老庄与太极拳
    • 应用知识:博物馆与道德文化学与教分享会
    • 与历史同行:香港中学生穿越小说比赛
    • 昆韵飘香:崑曲进香港 — 香港树仁大学文化专场
  • 学术研究
  • 学术新苑
    • 2023-2024学年 菁英中华文化论文比赛 获奖名单
    • 2023-2024学年 峥嵘中华论文比赛 获奖名单
    • 2024-2025 菁英中华文化论文比赛
  • 最新活动
  • search
  • 註冊
  • 登入
  • English
  • |
  • 繁中
  • |
  • 简中
  1. 主页
  2. 学术研究
冶寒斋学术随笔:《红楼梦》贾政形象三题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末尾写道:「那空空道人听了,仰天大笑,掷下抄本,飘然而去。

近代通商口岸与区域国别问题研究 ​​​​​​​ ——以汕头为中心

“区域”和“国别”是较常用的研究手段和分析框架,两者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也存在一些重叠之处。

从佛教「无我」看宋儒「去人欲、存天理」

《老子‧十三章》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这样说,很明显就是自己的一切合理行为,将会受到身体的觉受,或意识欲望所限制。往往「合理」与「道德」敌不过欲望,而作出违背「天理」的行为。故老子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了身体,就没有甚麽好可怕!」

由秋爽斋想到的《红楼梦》之「大」美

甲辰岁寒露节气,岛上阳光亮丽,尤其中午时分,仍白晃晃地刺眼。不过,毕竟已入晚秋,空气湿度明显降低,透明度则增加了许多。

先秦儒家 “和” 的思想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的变迁浪潮下,激烈的竞争、急剧的文化科技发展、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导致教育政策要紧随着时代趋势而变革。

学术随笔:由《红楼梦》「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看「大方」诗学观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思想,立论基础则在于胸襟、人格之「大」,认为「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 ,根本原因在于李煜「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一己悲欢中寄寓着「天下万世之真理」 。

字词考释中的艺术智慧——重读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札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读者甚众,影响深远;「红学」多历年所,名家辈出,歧解纷纭,已然跻身于「显学」之列。

论孔、孟的勇

我们为何要「勇」?自古以来,世界就有不平,社会就有不公义。人处身其中,一是同流合污,一是择善固执。

Watching Fish At The Flower Harbor

本文收录于何其亮教授的著作THE PEOPLE’S WEST LAKE: PROPAGANDA, NATURE, AND AGENCY IN MAO’S CHINA, 1949–1976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23)。

儒、道思想与生活

儒、道两家思想,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我们经常说振兴中国文化,但中国文化在那裡?中国文化就是生活。

《梁书·刘勰传》“家贫不婚娶”问题新探

【内容摘要】关于《梁书·刘勰传》所载“家贫不婚娶”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发表过颇有见地的意见。

论孟子「人」与「禽兽」之别

孔子,名丘,字仲尼,约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约西元前551- 479年) 。

Reviving Tradition: The Returning Activitie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 China in the 1980s-90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migrants and their hometowns embodies the circulation of capital and goods,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nnections in religious culture as well.

北宋公主之楷模:李遵勗妻献穆大长公主(下)
北宋公主之楷模:李遵勗妻献穆大长公主(上)

北宋前期有两家同出于潞州上党的李氏外戚将门:其一是由太祖枢密副使李处耘起家,因其女成为太宗明德李皇后而成为外戚;另一家则是由太祖枢密使李崇矩起家,因其孙李遵勗尚太宗幼女献穆大长公主而成为外戚。

Uncovering the Myths of Two 19th-century Hokkien Business Personalitie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uncover and clarify the identities of two 19th-century Hokkien business personalities, namely Khoo Thean Poh 邱天保 and Khoo Tiong Poh 邱忠波, who had their business operating centre based in Penang and Singapore respectively,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orts-of-call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in Southeast Asia.

《文心雕龙·序志》篇「二梦」寓意补说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陈述撰著动因时,提及其本人幼童时代和年过而立所出现的两个梦境。

Emotional Transnationalism: Chinese Migrants in Southeast Asia

After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opening of more trading port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accelerated the wave of Chinese migration to Southeast Asia.

北宋杨家将第三代传人杨文广(?-1074)事迹新考

在明人小说《杨家府演义》裹,北宋杨家将的第三代英雄,是杨宗保、穆桂英夫妇。

评弹的历史研究

评弹是属于江南的地方曲艺,在江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

香港流行歌词讲座 II

本文以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兴盛时期为界,对香港的粤语流行歌词进行跨学科研究,寻绎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与转变...

香港流行歌词讲座 I

从对香港的粤语流行歌词进行跨学科研究,本文寻绎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与转变...

Watching Fish At The Flower Harbor

Landscape, Space, And The Propaganda State In Mao’s China

Bodhisattva Comes Out of the Closet

The author is interested in looking at religious groups as a location for discussion and critique in a censorial society in China.

The Big Five Hokkien Families in Penang,1830s–1890s

In the narratives of Malay nationalist historiography, Penang has been too much viewed from the Peninsula. As Philip King has argued, southern Thail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Penang’s formation and prosperity via close overland connections.

论祠堂文化中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性善恶论的反思

性善、性恶的问题,困扰学者很久,各有见解。当年岑溢成老师说:「性善是人类独有,性恶是与禽兽共有」,此解释就长久存放在心里。

孔子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 人价值的自觉与追求

孔子是我们的万世师表、是中华民族的圣哲,在他的2555年诞辰谈他的思想,当然,具有一份特殊的意义。除了是一种敬仰和纪念意义之外,我想,孔子的思想具有永恒闪光的部份,对我们来说还有一种启发和现实性的意义。

公孙龙子

名家《公孙龙子》对本土心理学的启示

鬼谷子

纵横家重视心理培训,其典籍《鬼谷子》蕴含关于古代心理培训的实务的重要纪录...

将门学士:杨家将第四代传人杨畋生平考述

北宋杨家将各代人物中,改从科举登仕成为文臣而最有代表的人物,首推第四代的杨畋(1007-1062)。杨畋虽然以文臣身份入仕,但他的友朋同僚仍看重他出于显赫的杨氏将门,而许他为儒将。

水浒传 — 高俅

北宋武将中,广为大众所知而臭名四播的,《水浒传》的第一反派高俅高大尉,可说是数一数二。在与《水浒傅》有开的戏曲、电影、电视剧渲染下,高俅给人的印象,是比以蔡京(1047-1126)为首的「宣和六贼」还要坏

分享文章

Facebook icon twitter icon Weibo icon WhatsApp icon WhatsApp icon Mail icon
Like Button Dim Like Button 已有人对此文章/视频按赞
 
网站连结
隐私政策 友情连结
联络我们
香港北角宝马山慧翠道6号
研究院综合大楼高座508室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852 28048533

© 2025 中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我们使用Cookies提升您使用我们网站的经验, 当您按"接受"或继续使用本网站,您自动接受我们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