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14

 

禅宗的生死观: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一大苦难,人生有不能逃避的“八苦”。 人之所以不能逃避这种种苦海,是由于“无明”(不觉悟)引起的。 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 想脱离苦海就要照佛教的一套来修行,出家和坐禅等等都是不可少的。 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在中国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禅宗的真正缔造者是唐朝的和尚慧能(638-713),这个佛教宗派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 慧能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或本性),明了人之本心,即洞见佛性,“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佛性”是什么? 照慧能看,“佛性”就是每个人的内在生命本体。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的境界。 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超越生死成佛的境界呢? 禅宗创立了一直接简单的修行法门,它把这法门叫做“以无念为宗”,即以“无念”为其教门的宗旨。 所谓“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接触事物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

因此,人并不需要离开现实生活,也不需要坐禅、读经、拜佛等等形式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可以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 这种达到超越生死成佛境界,全在自己一念之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 “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叫“顿悟”,瞬息间克服“无明”(对佛理的盲无所知)而达到永恒的超生死的境界。 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成佛”境界。

中国的禅宗虽也不否认在人生中有“生、老、病、死”等等之苦,但是只要自己不以这些“苦”为“苦”,那就超越了“苦”, 而“苦海”也就变成了“极乐世界”,这全在自己觉悟还是不觉悟。 因此,人应该自自然然地生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切听任自然,无执无着,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超生死得佛道,并不要求在平常生活之外有什么特殊的生活,如有此觉悟,内在的平常心即成为超生死的道心。 所以照禅宗看,人的痛苦是在于他的不觉悟(无明),苦在于“无明”之未能除,只要人克服其迷误,就无所谓“苦”了。

汤一介教授

汤一介教授(1927-2014),著名思想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和国学泰斗,历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汤一介教授主编的九卷本《中国儒学史》是迄今为止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儒学通史。他的主要论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佛教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儒学十论及外五篇》等。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