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4

实践的中国哲学

中国的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走进廿一世纪,四大古文明,唯有我们中国仍然存在,中国文化从未断绝。

但说未曾断,也并不全然恰当。在过去这一百多年间,中国文化差点就断绝了。清末,西方文明夹在枪炮之下,撞开了我们的国门。自此,中国开始了其屈辱与苦难的百年历史,战乱不断,自我批判不断。顾炎武谓之「亡天下」,李鸿章谓之「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慌乱中,更一度以打倒自身文化之一切,为中华民族能走向新生的大前提。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文化大革命为极至。在这段苦难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之中,中国文化一度走向了灭绝的边沿。

犹幸中国文化的内涵,亦在此时发挥其巨大的力量。正如文天祥所说:「时穷节乃现」。在中国文化中陶养出来的读书人,总会在这种危急存亡之时,挺身而出。他们就是自清未民初以来,拼尽一生,在学术上、学问上、学养上、行事上,去守护中国文化的先辈们,如:熊十力先生,梁漱溟先生,马一浮先生。续他们而起的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钱穆、徐复观先生(这几位后来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及后拼入香港中文大学)。他们日日夜夜皆为中国文化的存亡忧心。例如近代中国哲学的第一人:熊十力先生,在他晚年时,总会一个人在街上踽踽独行。走了一整天,累得走不动,也要在地上爬,口里一直喃喃道:「中国文化要亡了﹐中国文化要亡了﹗」直到他的力气花光,跟在身后的家人,才能把他扶回家。其忧患如此﹗

对文化怀着同样的感情的,还有熊先生的学生之一:唐君毅先生。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香港中文大学前系主任,唐端正教授,当年在桂林街新亚书院上完课后,偶尔会夜宿书院,就睡在唐君毅先生的下格床。他曾不止一次,听见唐君毅先生在梦中大呼:「天呀﹗天呀﹗」唐端正先生知道,老师呼天,为的就是中国文化。

同为唐君毅先生的弟子之一的霍韬晦先生,亦曾于 2009 年的百年儒学会议之中, 被问到其创作的歌曲<等待>﹐是在等谁?霍先生说:「是在等待文化的回归。」话语一停,哽咽道:「再不去守护,中国文化就要亡了﹗」

三代师徙,同一分悲情,同一个承担,同一个奋斗:让中国文化重光。

经过熊先生与唐先生两代人的努力,消化并对扬了西方文化,在学术上守住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那边厢,这些先生们,在做学问的同时,皆致力于办学, 以传于后代。当中「手空空、无一物」1的艰苦与其展现的精神,实不足为外人道。

到了霍韬晦先生这一代,他决心将文化带出书本,回归生命。于是在盛年离开大学,在民间办起了法住文化书院,面对社会,提倡「生命儒学」、办生命课程、后大学进修课、企业领袖培训、青少年培训、儿童生命教育。又在中国大陆办起了学校,并设计出「性情教育」、「新六艺」系统以为办学根基。在学问上开出「性情学」以讲《论语》、「行动学」以讲孟子、「天地学」以讲老子、「逍遥学」以讲庄子,「领袖学」以讲《易经》。力要将中国文化的内涵,带到现代社会之中,在现代人的生命之中发挥作用。故而,霍先生在其师牟宗三先生的总结之上,进而指出,中国的学问,不单是「生命的学问」,更是「生命成长的学问」。生命必然要成长,要过关。我们的文化,就是可以助我们成长的巨大资源。

如今,中国走进廿一世纪,经过了存亡的守护;对西方文化的消化;对中国思想的挖深与开新,在学述上建立其理论之架构与高度。所幸,与此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近年来,得到了腾飞的跃进。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渐渐增加,尤其是新一代的年青人,颇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因此,在这个时刻,我辈读书人的责任,更是要助这一个时代的中国人,进一步确立、宏扬其文化的自信。中国文化必需要重新「活」起来,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因此,今天,我们要宏扬中国文化,应当走出一条「实践之路」。用更具体的话说,就是要「让文化回归生活、让文化回归生命。」

让文化回归生活,即由器物日用层面,去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元素,敢于活出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方式。要有自己的衣服、器物、饮食、审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有我们自己的礼、乐、节日、风雅、品味。把文化渗透到我们具体的衣、食、住、行,平常日用之中,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节凑,人生格调之中。最近中国掀起了「国潮」,正是文化在回归生活的展现。这方面,仍有很长的路,很广阔的空间,有待我们去推进。

让文化回归生命,则是要在人生的态度、价值观上,以自己的文化,来挺立自己的生命,成为府仰无悔,不亢不卑,自信豁达,知其所守、知其所止、知其所安的一个生命。要达到这目的,需要先从教育着手。而做教育的第一问题,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现在的教育,是教学生要「成功」,内容不外是「名」、「利」二字。但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要人以「成人」为人生目标。成人,即成君子:成为一个有德于身,有功于世,有教于民的君子。这是根本宗旨上的不同。我们的教育,只有在这根本宗旨上,回归我们的本有文化,我们才能培育出,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下一代。这样他们的生命就能挺立,心无卑屈, 其自信与创造力,就自然能够拼发。

文化要回归生命,第一步是教育。除了学生的教育外,家庭的教育,领袖的教育, 都是极重要又极待深耕的领域。这不单要靠一个个教育机构的建立、师资的培养, 更需要社会整体风气所推崇的价值观配合。当社会崇拜成功者,人心就往成功处着力。当社会之风气尚德,人心就往成德成人处用力。要形成一个好的社会风气, 就得在生活的无数细节之中,落实这种尚德的价值观。哪怕是一个货品的包装, 一个广告,一套卡通,一套课本,一些插画,一些歌曲,集合到一起,都是在陶养着社会的风气。

在「生活」与「生命」两个面向之中,中国文化再新,有很多具体的工作有待去做。而这些工作,都是实践的,而不是空谈或理论的。这一点,其实也是回归到我们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的第一义:「学」。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习」解练习,是不断反覆的锻炼,即重在实践。自孔子始,中国的「学」,就是指实践之学:「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君子固穷」,在论语之中,处处的学问,皆是对我们行事为人的指引。而这些素质,无法透过知识的累积、概念的论辩来获得。一切都只能通过日常的修养、锻炼才能成就。

所以,将中国的学问重新回归到实践之学上,是中国文化的返本,亦是中国文化的开新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新亚书院校歌

陈志宣博士

法住文化书院兼任讲师,青少年总导师。
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副修西方哲学。 后于武汉大学,取得中国哲学硕士,及新亚研究所,取得中国哲学博士。
有超过15年教学经验验,包括:生命教育、青少年培训、中西哲学、历史文化课程、教师培训及筹办香港读书会。
研究兴趣范畴:中西哲学、儒学。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