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克拉克瓷的艺术特色与中西文化交流〉
陈芍希
中国制造瓷器的最大生产地在景德镇,当中有大量外销瓷,专为出口外洋销售而制。其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品种,人们称之为「克拉克瓷」。据目前发现到最早的克拉克瓷是在明万历元年于景德镇生产的瓷器。1 近年学界对克拉克瓷的研究增多,克拉克瓷的神秘面纱也渐渐向世人掀开。
本文为笔者首次接触克拉克瓷之研究,搜集到对于初探而言相当丰富的材料,望日后有机会能再深入研究克拉克瓷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和重要性。是次文章先初步探讨克拉克瓷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中西文化交流的功能。
克拉克瓷(Kraakporselein)是中欧贸易中,外销青花瓷的一个种类。有关于其最早的记载,是由于荷兰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为抗衡与中国的贸易被其他欧洲国家所截拦和垄断,因而开设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来在截获到两艘葡萄牙的克拉克商船,从中获得大量中国外销青花瓷,并带回荷兰进行拍卖。2 这批中国外销青花的瓷器便被荷兰人称为克拉克瓷(Kraakporselein)。
克拉克瓷的最大一个特色,是中西纹样题材的融合。克拉克瓷的纹样和题材除了中国传统纹样题材,例如在碗碟、花瓶、盘子上出现中国人的形象,以及一些中国传统陶瓷器上会有的民族纹样;还有一些阿拉伯民族文化色彩和欧洲元素,例如圣经故事的画面、花卉植物如玫瑰郁金香等具有西方情调的纹样,都开始出现在中国制造的克拉克瓷上。3 本文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找到两件现时收藏于博物馆的克拉克瓷器物——分别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馆藏编号:1957,1216.19),和现藏于澳门博物馆的「青花克拉克瓷盘」(馆藏编号:MM5197)。「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是在明万历年间于景德镇制造。碗身有四个盾形纹章,从图一可见该一面的纹章是长着一个人头和五个怪兽头的怪蛇,那并非中国传统纹样题材,且盾形文章两旁的飘带写有拉丁文谚语——除了这些,碗上其余的花纹图案例如佛教法器饰纹和莲花纹皆为中国特色(图一)。4 至于「青花克拉克瓷盘」的资料则较少,只标明为明代的产物。5 盘上的花纹和图案同样非常丰富,盘边的每个方框里都分别绘画了不同植物和果实,例如柿子、草莓、菊花等。每个方格之间都有对称的纹样进行分隔。至于盘心则绘画了具有非中国特色的图案,尤其是下方的狮子,旁边则附有一些花卉纹作装饰(图二)。两件器物都各自融合了中西纹样题材的特色,加上其做工精致,没有绘制时画得不稳不完整的多余线条,也没有烧制时产出的多余气泡。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克拉克瓷的纹样形式,最突出的纹样装饰方法是「开光」,即与古代建筑墙壁上开窗的形态一样在陶瓷表面的主要部分勾勒出扇形、长方形等形状作为一个框格,然后在里面绘画图案和纹样。6 正如上一段提及「青花克拉克瓷盘」绘画了不同植物和果实的格子般,便是「开光」。
克拉克瓷作为外销瓷器,除了迎合欧洲人的口味和审美,其自身制造的工艺水平也深得世人所追捧。欧洲人在订购克拉克瓷时会有意无意地提供买家想要的图行的板模让中国瓷工在制造时绘制上去,因此不论克拉克瓷上的图案是否为中国纹样题材和特色,也难免会发现中国画法的一些痕迹。甚至后来的克拉克瓷有时候也会绘画上出口外洋中国商品活动频繁的十三行当中的一些贸易场景。7 在这些当中便是融汇了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克拉克瓷在东西方贸易往来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地位。它的背后是中国、是景德镇、是中国瓷器的工艺和技术,它同时代表了明清中国造瓷的著名地方景德镇、中国瓷工优秀的造瓷技术,作为一件为贸易而流通在世界各地的产物,它的每次出动都是宣扬着中国艺术文化,流入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总括而言,克拉克瓷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意义。克拉克瓷的纹样在题材、形式和功能上都非常丰富,既具有浓厚的欧式风情,又保留有中国制瓷的工艺技法及纹样、图案装饰的传统特色。8 克拉克瓷不论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对于今人研究克拉克瓷、中国瓷器、中西文化交流史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与东西方瓷器的发展和交流也有互相影响,可见克拉克瓷重要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和意义。
书籍
裴光辉:《克拉克瓷》,中国: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
期刊论文
徐保亮:〈东西方陶瓷交流表现研究——以克拉克瓷纹样型态为例〉,《天工》第5期(2020),页13-19。
刘越:〈探寻海底古代珍瓷与「克拉克瓷」的传奇(一)〉,《收藏》第4期(2017),页126-127。
学位论文
范梦园:《克拉克瓷研究》,中国美术史哲学博士论文,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
网页
大英博物馆:〈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britishmuseum.org.cn/exhibition.aspx?id=133。
黄征辉:〈【百家廊】寻访「克拉克瓷」〉,文汇网,2022年9月13日,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www.wenweipo.com/a/202209/13/AP631f988de4b033218a6247c4.html。
澳门博物馆:〈青花克拉克瓷盘〉,「藏品/3D藏品」,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www.macaumuseum.gov.mo/collections/81777?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附录
图一: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馆藏编号:1957,1216.19),
图片来源:〈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大英博物馆,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britishmuseum.org.cn/exhibition.aspx?id=133。
图二:青花克拉克瓷盘(馆藏编号:MM5197)
图片来源:〈青花克拉克瓷盘〉,「藏品/3D藏品」,澳门博物馆,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www.macaumuseum.gov.mo/collections/81777?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注释
1. 徐保亮:〈东西方陶瓷交流表现研究——以克拉克瓷纹样型态为例〉,《天工》第5期(2020),页13。
2. 裴光辉:《克拉克瓷》(中国: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页2-6。
3. 徐保亮:〈东西方陶瓷交流表现研究——以克拉克瓷纹样型态为例〉,页13-14。
4. 〈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大英博物馆,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britishmuseum.org.cn/exhibition.aspx?id=133。
5. 〈青花克拉克瓷盘〉,「藏品/3D藏品」,澳门博物馆,最后阅读时间:2024年4月30日,网址:https://www.macaumuseum.gov.mo/collections/81777?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6. 徐保亮:〈东西方陶瓷交流表现研究——以克拉克瓷纹样型态为例〉,页15-16。
7. 徐保亮:〈东西方陶瓷交流表现研究——以克拉克瓷纹样型态为例〉,页14。
8. 徐保亮:〈东西方陶瓷交流表现研究——以克拉克瓷纹样型态为例〉,页19。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