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4

 

东方大地上的宝石: 澳门自然景观与建筑

 


“澳门十四行诗”

澳门,你是镶嵌在东土之臀和浩海之胸上的宝石!

你聚集了所有最悦目动人的美丽和佳物;

连阳光的壮丽笑容,也在它们身上闪烁!

宝宁(Sir John Bowring

前任香港总督(1854-1859年)1
 

澳门因其兴隆的博彩业而闻名。但实际上,澳门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中西式建筑,更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了解赏识。早在1848年,《都柏林大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就很好地总结了澳门地理环境的总体特色:

“从海上观赏澳门是优雅动人的……千万道阳光在半圆形的海滨上闪烁,呈现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美景。”2

 

中国澳门城市全景
 

艺术家罗伯特•伯福德(Robert Burford)描绘,澳门被“许多不同形状和大小之岛屿”所围绕,岛屿上面“有青翠的山坡和繁茂的绿叶,或者有形成各种光影的大量岩石,……”3哈丽特•洛(Harriett Low)是美国麻省的一位姑娘,她在1820-1930年期间居住在澳门。她在日记中记载道:“从海上观望,澳门非常美丽。澳门有一些最浪漫的场所……所有的小岛都有像地板一样平滑的石头……围绕澳门的是一排阶梯和许多漂亮的植物……我会非常舒服地和这小地方及其一些鸟儿和睦相处。我压根儿没有想到这里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4她表露,不管怎么说,她在澳门渡过的时间,“即便不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段,也是最平静、最无烦恼的—……”5她使用“浪漫”、“艺术”、“完美”、“天堂”等字眼,向亲戚们表达了她对澳门的深刻印象:

“我们在一个天堂般的地方进行了一次令人愉悦的散步。这地方大而荒野。它真是艺术之作,但它跟大自然如此完美无缺地相像,以至于你会认为它原本就是这样的……岩石和树木是如此巨大……有几棵榕树的根几乎长出了地面,在岩石上盘根错节。”6

暮色中的澳门旅游塔
 

《圣城澳门》的作者、汉学家波乃耶 (J. Dyer Ball)几乎也运用了同样的字眼来描绘他在澳门的所见所闻:“澳门最迷人的景色之一,就是是这美丽的港湾,安静而优雅的海浪掠扫着岩壁……”; “难以用言辞来描绘;……”;“……这是艺术之眼神所能捕捉到的那一刻……”;“风景完全浪漫而迷人。”7跟宝宁总督一样,波乃耶使用“宝石”或“宝石般的”词语来形容澳门的美丽,用“惊讶”来表达他见到澳门之迷人和美丽时意外的激动和愉悦:

“处处让你惊讶。 巨大的卵石以自热而然的不规则和无秩序覆盖了花园。棵棵陈年老树多节的枝叉向东方上空伸展,构成树荫连绵的小谷,那是无法形容的美丽和壮观。花园和大量土生土长的树木散布在各个角落和隐蔽处,而处处都是灌木和慷慨盛开的美妙花朵。”8

对澳门这种人造花园的自然美景和“小小美丽宝石”,波乃耶惊讶得“不再试图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他因跟这些迷人花园关联的历史而感到扭曲。”9

澳门人在融入提升澳门自然景观方面的努力跟建筑最有关系。托马斯•冯米尔洛普(Thomas K. van Mierop)很高兴地看到,澳门的海滨“与气宇非凡的房屋排列成行。那些房子都色彩光艳,其后面是徐徐上升的斜坡,斜坡上是豪华的楼房,包括许多教堂和有围墙的花园,花园里面有许多树木。”10他继续写道:“我确定,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尽管它坐落在中国,……它本身是欧洲的一部分,……它被罗马天主教的迷信所征服,但它依然是欧洲,……”11同样,在艺术家波乃耶的眼里,澳门的房屋

“面向水面,……是大而结实的欧式楼房;它们建构简单,有大三角墙,没有什么装饰,但涂饰许多种颜色,各种外表令人愉悦。在这一连串房屋背后,是逐步上升的斜坡,它像一个露天圆形剧场,可以看到那里有许多其它房屋,与天主教城镇里总是最抓眼球的教堂以及圣神建筑混合在一起,还有大花园和光亮通风的避暑房屋。几座山坡各有最高的部分,上面不是堡垒就是修道院,它们精美而高贵;……”12

 

澳门特色建筑
 
澳门耶稣会纪念广场
 

《都柏林大学杂志》的文章出色地描绘道:“一排大型房屋沿着海岸线的长度伸排列……它们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淡黄色和白色。房屋的落地大窗户……有窗帘……让访客以为进入了欧洲而非亚洲的海港都市。”13传教士施美夫(Rev. George Smith)表示,“在很多方面,澳门像是一个英格兰的时髦水城,充满了欧洲生活的舒适、优雅甚至奢侈。”14难怪到了1960年代,澳门开始被称作“东方蒙特卡洛”。 15而且, 澳门据称 “每平方英里内的教堂和祈祷室比世界任何其它地方都多.”16葡萄牙传教士、圣保罗大圣堂神父安东尼•卡迭姆 (António Francisco Cardim)称澳门为“东方基督教之首”。 17在史学家J. 布力架看来,澳门的宗教宅院即女修道院展示了高水平的艺术性质:“苔藓覆盖的路径和倾斜的走道取代了大步跨越的台堦,通往前已提及的古代女修道院。葡萄牙人的艺术气质在此高度显示。”18

卡梅尔圣母堂
 
圣多米尼克教堂
 

另一方面,澳门的中式建筑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法国画家奥古斯特•博尔杰(Auguste Borget)以其亚洲异景画而著名,他为妈阁庙而着迷;“毫无疑问,它是我在这个国家里所见到的最漂亮的奇迹……”。他“几乎每天”都去妈阁庙,把它用生动逼真的油画绘制下来。 19另一位历史学家博客塞(C. R. Boxer)认为女神阿妈的中国庙宇始终“在证实女神的力量和澳门城市的豪华……”20确实,澳门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和建筑保存得很好的地方,而且它们将继续发挥作用,吸引民众。除了妈阁庙以外,那里还有许多其它用来实施中国宗教的庙宇,如那些道教的庙宇,包括哪吒庙、吕祖仙院、黄大仙庙、望厦康真君庙、三街会馆关帝古庙、凼仔关帝天后古庙、路环九澳三圣庙、路环三圣宫、女娲庙、灵岩仙观、包公庙、凼仔北帝庙,等等。还有那些佛教的庙宇,包括菩提禅院、莲峰庙、菩提园、药王禅院、功德林、竹林寺、菩提堂、西云寺,等等。所有这些中国建筑都完全是以传统中国建筑风格建造起来的。它们经历悠久的历史,目前侧伫立在迥然不同的现代西方建筑群中。它们不仅是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当地民众举行敬神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地方社团的社会文化中心, 影响很大。

澳门西南端的妈祖庙
 
北帝庙堂
 

由于传统中华文化和宗教的影响,难怪有些外国人对澳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高度赞扬。哈丽特•洛注意到,中国人“都非常文明、安安静静的”,他们是世界上“比较开化的部分”。 21她最终作出结论道:“现在我认为中国人比美国人或英国人都更加文明……”22同样,新教首位来华的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也曾经感叹道: “……为何中国人更加文明并拥有许多其周围一些野蛮民族所没有的世间福分?”23

有趣的是,人们经常在总体景观方面把澳门跟香港作比较,而澳门略胜一筹。根据英国伊利近爵士(Lord Elgin)的私人秘书柯猎焚(Laurence Oliphant)的分析,那是因为澳门“狭窄的街道和长满青草的广场,优雅大教堂正在碎裂破损的美观外表, 成阴的走道和阴凉的洞穴……所有这些一起产生了一种效应,它抚平被我们最近生活模式搞得烦躁不安的情绪,使它平静下来。”相比起来,“与那些投建在香港的有点暴发户特点的炫耀性壮观相对照”,澳门“体面古老的空气正显清新。”24另一位记者员库可(George Wingrove Cooke)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觉得“澳门向海风敞开,而维多利亚港却没有……澳门也有成荫的花园和舒适的走道和车道,它是可怜的香港人唯一可以去改换氛围的地方。”25然而,澳门很像香港,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很好地糅合在一起的地方。华帝出版社的编辑称:澳门是“一个东西方相遇并混合的独特之地。”26作家辛普森(Colin Simpson) 认为澳门是“一个东西方联合的缩影。对画家来说,那里人的整个境况确实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都更加明显……”27


 

脚注

 

1、Christina Miu Bing Cheng, Macau: A Cultural Janu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3-134.

2、J. Dyer Ball, Macao: The Holy City; The Gem of the Orient Earth (Canton: The China Bapt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05), 7.

3、Robert Burford, A View of Macao in China (London: Geo. Nichols, Earl’s Court, 1840), 2.

4、Harriett Low Hillard, Arthur W. Hummel, Lights and Shadows of a Macao Life: The Journal of Harriett Low, Travelling Spinster, Part One: 1829-1832, ed. Nan P. Hodges (Woodinville, WA: The History Bank, 2002), 63.

5、Hillard, Hummel, Lights and Shadows of a Macao Life, 551.

6、Hillard, Hummel, Lights and Shadows of a Macao Life, 86.

7、Ball, Macao: The Holy City, 7, 10.

8、Ball, Macao: The Holy City, 4, 6.

9、Ball, Macao: The Holy City, 4, 6.

10、Austin Cates, City of Broken Promise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11、Cates, City of Broken Promise, 6-7.

12、Robert Burford, A View of Macao in China (London: Geo. Nichols, Earl’s Court, 1840), 2.

13、Ball, Macao: The Holy City, 7.

14、Cheng, Macau: A Cultural Janus, 130.

15、Colin Simpson, Asia’s Bright Balconie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1962), 122.

16、Simpson, Asia’s Bright Balconies, 123.

17、Simpson, Asia’s Bright Balconies, 126.

18、J. Braga, Picturesque Macao, ed. Henrique Nolasco da Silva (Macau: Po Man Lau, 1926), 7.

19、C. Guillén-Nuñez, “Macau through the Eyes of Nineteenth Century Painters”, in Macau: 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 (2nd Edition: Continuity and Change), ed. R. D. Cremer (Hong Kong: API Press Ltd., 1991), 97-98.

20、C. R. Boxer, “A Fidalgo in the Far East, 1708-1726: Antonio de Albuquerque Coelho in Macao”,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5, no.4 (Aug 1946): 391.

21、Hillard, Hummel, Lights and Shadows of a Macao Life, 194.

22、Hillard, Hummel, Lights and Shadows of a Macao Life, 141.

23、Robert Morrison, 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rs of Robert Morrison Vol. 1, ed. Eilza Morrison, trans.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Overseas Sinology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中心翻譯組 (Zhengzhou 鄭州: Elephant Press 大象出版社, 2008), 228.

24、Laurence Oliphant, Elgin’s Mission to China and Japan (in the years 1857-59)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Vol. 1), pp. 66-7. See Christina Miu Bing Cheng, Macau: A Cultural Janu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33.

25、George W. Cooke, China: Being “The Times Special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in the year 1857-58 (London: Routledge & Co., 1972), 70. Cheng, Macau: A Cultural Janus, p. 133.

26、Edith Jorge De Martini, The Wind Amongst the Ruins: A Childhood in Macao (New York: Vantage Press, Inc., 1993), the inside of the cover page.

27、Colin Simpson, Asia’s Bright Balconie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1962), 141.

 

魏楚雄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光启国际学者中心讲席教授,树仁大学历史系卓越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博睿出版社(Brill)东西方交流丛书主编。河南大学世界现代史硕士、华盛顿大学博士。曾任Susquehanna University历史系主任、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主任、留美历史协会主席等。撰写和编辑的英文书着有《中美经济关系,1944-1949年》、《亚洲文化、外交和对外关系》、《澳门—一座国际化城市的形成》和《全球境况下的中国大陆-台湾关系》,并发表了约70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合作主编了15本中英学术著作。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

多謝教授精彩文章!

這篇文章令我想起兒時在澳門生活點點滴滴!那些年澳門沒有公共交通工具,所以走路到目的地是常態。媽媽平日返工或買餸,都是在十分鐘的路程上完成,非常方便。而我們上學亦是不到十分鐘路程。在街道上,車輛是近乎絕迹。而當時的社會比較簡單,居民又比較純樸,所以爸媽都安心我們自行放學。

每逢農曆新年, 澳門都過得特別熱鬧,處處炮仗聲始起彼落,遍地都是紅紅的炮仗衣。有些小巷炮仗衣更堆積成吋厚!

新年一家大細多是整天出外到親友家拜年,又或到廟宇拜神,走遍成個澳門街!幼小的我當然越行越慢,越走越後,因為比平日多行百倍路之多!

有一次,記得我在觀音堂走失了,嚇得爸媽到處找我呢!此事成為家族聚會的閒話家常!☺️

#1

Chi Seng Pun

03-02-2023 21: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