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4.26

香港粤剧的前世与今生

一、前世:香港粤剧简史与特色

香港粤剧历史,源远流长,变化万千,本文谨以「前世、今生」为题,略述香港粤剧的历史发展及今貌。

香港粤剧的「前世」,可自清朝说起。太平天国时期,粤剧名伶李文茂率领广州天地会起义,后被清军镇压。清廷因而迁怒粤剧艺人,粤剧也因而被禁演十余年之久,部分粤剧艺人因而逃难至香港谋生,粤剧亦得以流播至香江一地。

直到同治七年(1868)广州成立了「八和会馆」后,粤剧得以重振,渐有起色。至光绪末年(1875)随着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粤剧也因应时代需要不断革新,步入民国时期,粤剧戏班迎来首个发展高峰,各类型戏班琳琅满目,衍生不同的归类及称呼,如全女班、本地班、外江班、红船班、过山班等,其中,红船班曾盛行一时,它专指以「红船」为交通工具,往来珠江三角洲一带演出的戏班,且戏班多长居于戏船中,故得其名,红船班发展出的完善组织制度,影响至今。

停靠在珠江岸边的「红船」
 

此外,其时西化之风盛行,粤剧亦引入并沿用了大量西方剧场的表演方法及模式,香港粤剧更是率先带出「男女合班」风潮,当然也不可缺少多位粤剧名伶对改良粤剧的积极参与,尤其至民国中叶粤剧已经历较大变化,包括六柱制的推行及电影市场的冲击,粤剧剧本、唱腔、音乐,乃至舞台美术等,都作出不少新尝试。

二十世纪初,香港粤剧市场日益兴旺,「省港班」(即专门于广州、香港乃至澳门一地城市表演的戏班)遂渐成主流,至二十年代,香港几乎每日均有戏班上演粤剧,如周丰年、人寿年、祝华年、环球乐、乐其乐、咏太平、国丰年、颂太平、乐同春等都是彼时知名的戏班,香港也成为省港一带的主要市场。 1自三十年代起,中国内地政局动荡,广州许多名伶亦相继迁至香港,而香港逐渐成为省港粤剧的主要市场,为省港粤剧的中心枢纽。此时,戏班公司纷纷斥资兴建戏院,如利舞台、中央戏院、高升戏院、普庆戏院等,全盛时期差不多每天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戏院林立,为粤剧表演提供规范、舒适、固家场地,带动粤剧市场发展更显蓬勃。此后,粤剧又历经逾半世纪发展,延绵至今,川流不息。

1902年,当时以粤剧演出闻名的普庆戏院便因泉水问题,一度停演,引起社会关注。 2

1902年,当时以粤剧演出闻名的普庆戏院便因泉水问题,一度停演,引起社会关注。 2
五大流派:第一代香港粤剧名伶

「五大流派」,指三十至五十年代,以香港粤剧的第一代名伶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流派,即「薛派」(薛觉先)、「马派」(马师曾)、「桂派」(桂名扬)、「廖派」(廖侠怀)及「白派」(一说为白驹荣,一说为白玉堂)」;第二代代表则为「任白」(任剑辉、白雪仙)、林家声、陈锦棠、麦炳荣等。除上述,还有许多享负盛名的艺人,如靓次伯、梁醒波、梁荫棠等等,成就了粤剧的辉煌时代。自五十年代以降,香港粤剧流派因应时代变迁而不断优化与发展,形成了香港独有的特色。

现代粤剧表演
 
由十大行当到六柱制

六柱制可说是粤剧最代表性的创新之一。在六柱制出现之前,粤剧行当生工丰富多样,发展出所谓「十大行当」,即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而自省港班出现后,随着影视文化冲击等因素下,为控制成本,遂精简而成「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及武生。此制较有争议,因变相使六柱制以外的行当被淘汰,不仅使部分艺人失去生计或被迫转型,更使这些行当技艺逐渐失传。但无可否认,在粤剧市场大环境转变情况下,此制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粤剧戏班之经营乃至发展。

《白金龙》:粤剧与电影相结合

粤剧得以与电影相互结合,并获得成功,不可不提薛觉先及马师曾等五大流派的大力推动和改革。而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正正是1933年,由名伶薛觉先演出,同名粤剧改编的粤语电影《白金龙》,这部电影打破广州、香港以至东南亚地区的票房记录,更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此后亦不乏经典及卖座之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宝莲灯》等。而与粤剧有关的电影类型发展更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映日的剧评。 3
 
电影《白金龙》的演出通知,其中特别说明「虽属再映,亦必挤拥」。 4
 
二、今生:粤剧近年保育工作与研究成果

2009年,粤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世界各地日渐认识香港粤剧过去被忽略的艺术、文化、历史等价值。民间团体中,尤以八和会馆最具代表性,它自清光绪年间创立,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为香港粤剧工作者的团体组织,致力确立和保护粤剧在香港的生存机制,使粤剧能够活态地承传下去。 5

香港政府亦为保育粤剧多尽心力,特意设立了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和粤剧发展基金和成立戏曲中心等,支持粤剧的研究、推广和持续发展;本人亦于2019年参与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资助,香港文化艺术教育拓展中心主导之「香港粤剧戏台服饰金碧辉煌」研究与传承计划。其成果之一,是出版实体书《香港粤剧戏台服饰装扮艺术:个案研究——戏服大师陈国源》,概述香港粤剧发展、戏服的穿戴文化及演变等。本计划另一成果,则是线上资料库——「粤戏服饰」:https://www.cantoneseoperacostumes.com/,此资料库是对外公开的。未来,更计划邀请本地中学合作,以实体讲座及线上互动形式,分享及推广本计划之成果与心得。笔者相信,在各方努力推动下,香港粤剧——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将会一直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粤剧戏台服饰
 

主要参考文献 

1、  梁沛锦著:《粤剧研究通论》(香港:龙门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2年),页255。

2、《香港华字日报》,1902年12月24日。

3、〈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公报》,1954年12月16日。

4、〈高升今日映「白金龙」〉,《香港工商日报》,1934年7月2日。

5、〈八和会馆成立〉,《香港八和会馆》,网站:https://hkbarwo.com/zh/about,浏览日期:2022年7月17日。

吴佰乘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比较及公众史学硕士,现任中学助理教师。
曾任香港树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参与多个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研究项目,如七夕、粤剧文化等,并协助编校论文集及研究著述,如撰有〈七夕文化在本地的推广与挑战—─以泓澄仙观为例〉等出版论文。
又于商务印书馆担任助理编辑,编有《中华文化论衡》(杜若鸿着)等中华文化相关著述。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