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4.26

香港粵劇的前世與今生

一、前世:香港粵劇簡史與特色

香港粵劇歷史,源遠流長,變化萬千,本文謹以「前世、今生」為題,略述香港粵劇的歷史發展及今貌。

香港粵劇的「前世」,可自清朝說起。太平天國時期,粵劇名伶李文茂率領廣州天地會起義,後被清軍鎮壓。清廷因而遷怒粵劇藝人,粵劇也因而被禁演十餘年之久,部分粵劇藝人因而逃難至香港謀生,粵劇亦得以流播至香江一地。

直到同治七年(1868)廣州成立了「八和會館」後,粵劇得以重振,漸有起色。至光緒末年(1875)隨着政治和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粵劇也因應時代需要不斷革新,步入民國時期,粵劇戲班迎來首個發展高峰,各類型戲班琳瑯滿目,衍生不同的歸類及稱呼,如全女班、本地班、外江班、紅船班、過山班等,其中,紅船班曾盛行一時,它專指以「紅船」為交通工具,往來珠江三角洲一帶演出的戲班,且戲班多長居於戲船中,故得其名,紅船班發展出的完善組織制度,影響至今。

停靠在珠江岸邊的「紅船」
 

此外,其時西化之風盛行,粵劇亦引入並沿用了大量西方劇場的表演方法及模式,香港粵劇更是率先帶出「男女合班」風潮,當然也不可缺少多位粵劇名伶對改良粵劇的積極參與,尤其至民國中葉粵劇已經歷較大變化,包括六柱制的推行及電影市場的衝擊,粵劇劇本、唱腔、音樂,乃至舞台美術等,都作出不少新嘗試。

二十世紀初,香港粵劇市場日益興旺,「省港班」(即專門於廣州、香港乃至澳門一地城市表演的戲班)遂漸成主流,至二十年代,香港幾乎每日均有戲班上演粵劇,如周豐年、人壽年、祝華年、環球樂、樂其樂、詠太平、國豐年、頌太平、樂同春等都是彼時知名的戲班,香港也成為省港一帶的主要市場。1自三十年代起,中國內地政局動盪,廣州許多名伶亦相繼遷至香港,而香港逐漸成為省港粵劇的主要市場,為省港粵劇的中心樞紐。此時,戲班公司紛紛斥資興建戲院,如利舞台、中央戲院、高陞戲院、普慶戲院等,全盛時期差不多每天都有不同的劇目上演,戲院林立,為粵劇表演提供規範、舒適、固家場地,帶動粵劇市場發展更顯蓬勃。此後,粵劇又歷經逾半世紀發展,延綿至今,川流不息。

 

1902年,當時以粵劇演出聞名的普慶戲院便因泉水問題,一度停演,引起社會關注。2
五大流派:第一代香港粵劇名伶

「五大流派」,指三十至五十年代,以香港粵劇的第一代名伶為基礎,發展而成的流派,即「薛派」(薛覺先)、「馬派」(馬師曾)、「桂派」(桂名揚)、「廖派」(廖俠懷)及「白派」(一說為白駒榮,一說為白玉堂)」;第二代代表則為「任白」(任劍輝、白雪仙)、林家聲、陳錦棠、麥炳榮等。除上述,還有許多享負盛名的藝人,如靚次伯、梁醒波、梁蔭棠等等,成就了粵劇的輝煌時代。自五十年代以降,香港粵劇流派因應時代變遷而不斷優化與發展,形成了香港獨有的特色。

現代粵劇表演
 
由十大行當到六柱制

六柱制可說是粵劇最代表性的創新之一。在六柱制出現之前,粵劇行當生工豐富多樣,發展出所謂「十大行當」,即末、淨、生、旦、丑、外、小、貼、夫、雜,而自省港班出現後,隨着影視文化衝擊等因素下,為控制成本,遂精簡而成「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及武生。此制較有爭議,因變相使六柱制以外的行當被淘汰,不僅使部分藝人失去生計或被迫轉型,更使這些行當技藝逐漸失傳。但無可否認,在粵劇市場大環境轉變情況下,此制一定程度上延續了粵劇戲班之經營乃至發展。

《白金龍》:粵劇與電影相結合

粵劇得以與電影相互結合,並獲得成功,不可不提薛覺先及馬師曾等五大流派的大力推動和改革。而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正正是1933年,由名伶薛覺先演出,同名粵劇改編的粵語電影《白金龍》,這部電影打破廣州、香港以至東南亞地區的票房記錄,更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此後亦不乏經典及賣座之作,如《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寶蓮燈》等。而與粵劇有關的電影類型發展更在五、六十年代達到頂峰。

《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映日的劇評。3
 
電影《白金龍》的演出通知,其中特別說明「雖屬再映,亦必擠擁」。4
 
二、今生:粵劇近年保育工作與研究成果

2009年,粵劇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世界各地日漸認識香港粵劇過去被忽略的藝術、文化、歷史等價值。民間團體中,尤以八和會館最具代表性,它自清光緒年間創立,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為香港粵劇工作者的團體組織,致力確立和保護粵劇在香港的生存機制,使粵劇能夠活態地承傳下去。5

香港政府亦為保育粵劇多盡心力,特意設立了粵劇發展咨詢委員會和粵劇發展基金和成立戲曲中心等,支持粵劇的研究、推廣和持續發展;本人亦於2019年參與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資助,香港文化藝術教育拓展中心主導之「香港粵劇戲台服飾金碧輝煌」研究與傳承計劃。其成果之一,是出版實體書《香港粵劇戲台服飾裝扮藝術:個案研究——戲服大師陳國源》,概述香港粵劇發展、戲服的穿戴文化及演變等。本計劃另一成果,則是線上資料庫——「粵戲服飾」:https://www.cantoneseoperacostumes.com/,此資料庫是對外公開的。未來,更計劃邀請本地中學合作,以實體講座及線上互動形式,分享及推廣本計劃之成果與心得。筆者相信,在各方努力推動下,香港粵劇——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瑰寶,將會一直傳承下去,生生不息。

粵劇戲台服飾
 

主要參考文獻 

1、  梁沛錦著:《粵劇研究通論》(香港:龍門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2年),頁255。

2、《香港華字日報》,1902年12月24日。

3、〈梁山伯與祝英台〉,《大公報》,1954年12月16日。

4、〈高陞今日映「白金龍」〉,《香港工商日報》,1934年7月2日。

5、〈八和會館成立〉,《香港八和會館》,網站:https://hkbarwo.com/zh/about,瀏覽日期:2022年7月17日。

吳佰乘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史學碩士,現任中學助理教師。
曾任香港樹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助理,參與多個中國歷史文化相關研究項目,如七夕、粵劇文化等,並協助編校論文集及研究著述,如撰有〈七夕文化在本地的推廣與挑戰—─以泓澄仙觀為例〉等出版論文。
又於商務印書館擔任助理編輯,編有《中華文化論衡》(杜若鴻著)等中華文化相關著述。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