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4.14

 

茶文化与东南亚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制作、利用茶的国家。 

早在南北朝时期,西南茶马古道的开通,让茶叶传入了缅甸,越南,老挝等地。到了明朝,郑和(1371-1433)七次下西洋,途经东南亚国家。海上丝绸之路与朝贡贸易的发展使得东南亚各国逐渐接纳了这一片“神奇的叶子”。中国的饮茶方式在各国落地生根,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方式。马来西亚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清末民国时期,华工下南洋谋生,广东广西大批的中国人来到马来西亚开矿、种植、制糖。但马来西亚的湿热气候,导致大批下南洋的矿工患上了中暑、痢疾等风土病。当时的药品昂贵, 矿主不可能给矿工们买药。矿工们无法工作,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有位广西人喝了从家乡带来的六堡茶,肠胃不适的情况慢慢好转,最后痊愈。于是矿主从中国购买大批六堡茶供矿工饮用,矿工们的身体也逐渐强壮起来。

六堡茶因其解暑祛湿、调理肠胃、祛除瘴气的功效,受到众多华工的青睐,也成了华工们必备的保命良药。从食肆餐馆到锡矿场,六堡茶成了生活的必需品。马来西亚对六堡茶的需求不断增大,开始从广西大批量购买六堡茶进行仓储,最后逐渐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大马仓”。现在的马来西亚还会采购六堡茶,但由于矿业缩小,购买量减少了许多。中国也因为下南洋时期马来西亚大量购买六堡茶的原因,将六堡茶价格微调,来回馈马来西亚。

茶文化在缅甸的发展融合则与马来西亚截然不同。缅甸人喝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花茶等;有饮热茶、冰茶的习惯;有饮清茶、调味茶的爱好。缅甸绿茶与中国茶叶的香气、滋味比较相近。红茶的饮用方式则与中国的不同,19世纪中叶受英国影响,缅甸人喜欢在红茶里加奶。此茶名为laphet-yey。但由于缅甸温度较高,无法保证鲜奶的质量,就改成了炼乳。杯子中加两厘米左右的炼乳,煮好的红茶倒入杯中。 茶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白色炼乳,上层是红茶。饮用时用刻着花纹的短把小勺缓缓搅拌,便可嗅到馥郁的奶香,饱满的花香,余味留存的焦糖香让人放松幸福满足。

茶的个性中有水的性格。茶从茶马古道走向邻国、又漂洋过海地走向世界,行到哪里就落在哪里,融合在哪里,没有走出故乡之后的生疏孤寂,有的是入乡随俗,其乐融融的温度。

赵晨宏

关圣诞生地、清凉五台山——山西——我的故乡
专业,室内设计。
职业,从事美术教学多年。
爱茶,沏茶,品茶,传茶,以及茶文化。
钟情摄影,不同视角看世界,拍有质感的风景,过有温度的生活。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