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用法
一片小小的叶子如此神奇,从神农氏到现在,一直活跃在历史的长河里,浸润转化的能力出神入化,浸入皇族文人雅士杯,淡入黎民百姓家。
茶有四用,分别为:食用、药用、祭祀、羹饮。
茶最初被视为食物,原因是在神农氏时代是原始时代,此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果腹是主要任务,。为了扩充食物种类,原始人把收集到的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都用来充饥。只要不具毒性,即可食用。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茶叶是可以食用的,如今有些境内少数民族还保持这样的风俗,如客家人的擂茶,侗族的油茶,基诺族的凉拌茶。 (笔者曾吃过茶老师的"安吉白茶炒蛋",满口清香,鲜香有嚼头,记忆犹新。)
除了入馔,茶叶的药用的功效也逐渐被人发现,。长期对植物的采集与使用,让先民们有了经验,发现了其药用价值。历史上,药书和茶书里有关茶的药用价值的记载有很多。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从神农尝百草一次中毒之后,随手摘下身边的树叶,放在嘴边咀嚼,意外发现茶叶可以解毒。
我国以茶为祀,大致两晋(265-316,317-420)以后兴起。 《南齐书‧武帝萧赜纪》载:"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此法有农耕文明对植物的崇拜,也有劝谕勿于祭祀时特意杀牲畜的善意。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茶是用来当菜汤喝的,《晏子春秋》载: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 秦汉时期(前221-220),将茶团捣碎并投掷壶中,注水之后就开始煮熬,并加上葱,姜,橘子等东西进行调味,是日常生活食品,有解毒功效,也是待客上品晋朝时期,郭璞(276-324)《尔雅注》:“冬生叶,可煮乍作羮饮。 " 《广雅》中提到,葱姜,桔子等佐料与茶一起烹煮成粥,也加入米,做成粥菜。 晋代的张华(232-300)《博物志》"饮茶真令人少眠。 "说饮茶导致兴奋,使人无法入眠。 西汉王褒(513-576)〈童约〉是世界第一篇作者亲身经历的"买茶卖茶及饮茶"的文章。茶的饮用是在食用和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茶代酒”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名叫孙皓(243-284,264-280在位),他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在宫廷里大摆宴席。他每次摆宴有个规定,每人至少要喝七升酒(三国时一升约为现在的200毫升,当时的酒多发酵,酒精度数较低)。不管喜不喜欢,能不能喝七升酒,必须见底才行。大臣们没有办法,只能在酒席上拼命的喝。
韦曜是孙皓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太博"。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为人正直,因此得到了朝廷优待。孙晧知道韦曜只能有两升的酒量,不胜酒力,所以暗中命人偷偷以茶代酒,以免韦曜喝酒出丑。
茶的食用、药用、饮用相互递进、相互交叉共同,如茶文化与儒释道医一样相互交叉共存。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
茶的確很多用途!多謝分享。
#1
Chi Seng Pun
01-03-2023 1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