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3

 

楚辞与传统美德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自二千多年以来,已是民间的重要节日,历久不衰。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把端午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使端午节成为我国首个被列入这名录的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文人——屈原
 

屈原的文学代表作《楚辞》也包含很多传统美德思想。屈原本身的名字,便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楚辞.离骚》说:「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的父亲伯庸在他刚诞生的时候,便给他改了名字,叫做「正则」、「灵均」。 「正」,有公平、正直之意;「则」是指法则;「均」字与「正」字相呼应,有均平,正直之意。除这两个名字外,屈原的别名也叫做「平」。李白的诗句:「屈平辞赋悬日月」。 「平」也有「均」平的用意,而朱熹说,「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所以屈原的四个名字:「原」、「平」、「正则」、「灵均」的含义,都是相通的,皆有依循正直法则以行事之意。事实上,这也是屈原一生的座右铭。他毕生的行事为人,都是依循正直的纲领,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赞许他,「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毕生致力修养美德,他称这些美德为「内美」,就像木兰、秋兰、宿莽等香花美草一样。 〈离骚〉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他还说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嗜好,而他的嗜好就是修养美德,「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盛开的木兰花

柑橘

陈皮

屈原也曾以「橘子」比喻自己,写作了一篇代表作名叫〈橘颂〉。橘,是柑橘类的植物,它的皮就是我国广东三宝之一-陈皮。新会果皮早在宋代便是南北贸易的货品之一,营养丰富,有食疗药效,功能健脾润肺、止咳化痰。屈原在篇章中描绘了橘子外在美:「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具有翠绿的枝叶、素白的花朵、青黄的、圆圆的果实,色彩鲜明亮丽,这都寄寓了屈原所追求的人格美;橘子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忠于自己的乡土。当它植根在南方的土壤之后,便会深深植根在这土地上,不会轻易迁移到他方,「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也象征屈原自己,专心一意,深深植根于自己的乡土,热爱故乡,永不迁移。

何祥荣教授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师从饶宗颐、袁行霈等国学耆宿
着有《南北朝骈文艺术探赜》、《四六丛话研究》、《汉魏六朝邺都诗赋析论》等,曾发表关于诗经、楚辞、诗词、赋、散文、骈文、文学批评等论文三十篇。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

謝謝!

使我想起「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披明月兮珮寶璐。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此屈平之志氣!👍

#1

Chi Seng Pun

03-02-2023 12: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