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七月流火肃气来
晚唐文学名家李商隐(812-858)博学多才,赋诗作文,好用典故,人称「獭祭鱼」。这一典故的本义是:初春时节,和风送暖,冰冻的河面逐渐融化,鱼儿上浮,水獭开始大量捕食,常常将捕获的鱼儿摆放于岸边,看起来就像罗列祭祀供品一样。这种情形,与作家喜欢翻检书籍、堆积左右并在作品中大量展示典故,颇为相似。
据《礼记・月令》,「獭祭鱼」是孟春第二个节气「雨水」的征候之一。与此相应,孟秋第二个节气「处暑」,首要征候则是「鹰乃祭鸟」。在现代人看来,老鹰以捕猎其他鸟类为能事,长年如此,古人为何说到了处暑才如此呢?关于这个问题,清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早已提出来了。他在〈月令七十二候诗・七月处暑中三候〉其四十〈鹰乃祭鸟〉中说,自古以来,真正认真研读「禽经」者不多,以至于像《礼记・月令》这样的经典著作,也难免讹误,以为春天的布谷鸟到了秋天就变成了老鹰,所以才有处暑节气「鹰乃祭鸟」的说法。
乾隆帝之质疑,固然不无道理,而《礼记・月令》「鹰乃祭鸟」观念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也并非纯属讹误。老鹰捕杀众鸟时,是否如人类那样,怀有祭奠之意,姑且不论;将秋季特点与凶猛之鹰联系起来,倒是富有哲理意义的一种认识。按照欧阳修(1007-1072)〈秋声赋〉中的说法,秋季「其容清明,天高日晶」,空气格外透明,便于苍鹰盘旋翱翔、发现目标。更重要的是,秋天不仅承载着「一气之余烈」,而且集中体现着「天地之义气」,所以「常以肃杀而为心」,秋气也往往成为「正义」的象征,摧枯拉朽,力猛无比。古代设有「秋官」,行刑也在秋天。 〈月令〉中说的处暑第一候「鹰乃祭鸟」,或许正暗含着类似的思想文化意味,后人写苍鹰也往往与秋天联系在一起,显示着凛然正气美。如杜甫(712-770)〈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诗中并未直接点明秋日背景,但也着实令人领略到如秋霜一样的肃杀之气。清黄景仁(1749-1783)作〈题马氏斋头秋鹰图〉,构思、创意,均受杜诗之启发,第一句即点明「秋高江馆寒生棱」。与此相关,就有了「秋鹰」成词,如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天马长鸣待驾驭,秋鹰整翮当云霄」;又如元稹(779- 831)〈有鸟二十章〉其五「秋鹰迸逐霜鹘远,鵩鸟护巢当昼啼」。从这个意义上说,处暑之际「鹰乃祭鸟」,实际上意味着:立秋,温风渐退,凉风始兴;处暑则更进一步,肃气开始增强,万物也就渐渐地进入凋零期。宋玉(约B.C.298-约B.C.222)〈九辩〉开篇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秋」传统,而这种令「草木摇落」之气,便与处暑节气相关,因为处暑节气的第二个征候就是「天地始肃」。
从气候学的角度看,「处暑」已进入农历七月,最炎热的三伏天行将结束,暑气消歇。这就是「处暑」的原本意义:暑,指暑气;处,即《说文解字》讲的「止」义,指暑气渐渐止息、停歇。 《诗经》有一首著名的农事长诗〈七月〉,第一句是「七月流火」,写的是初秋天象——火,星座名,即心宿,农历六月在正南方向出现;七月入秋后,开始向西下沉,故称「流火」。庾信(513-581)〈奉和初秋〉诗说「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正是从天象特点,写孟秋霜钟初动的凉爽气象。
处暑的第三个征候是「禾乃登」,《广雅・释草》中说,「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 。 「禾」泛指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登」是成熟、丰收之意。可见,处暑节气也是农事比较繁忙的时段。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林果、谷物陆续进入成熟期,民谚「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正是此一收获季节的生动写照。
处暑多在农历七月将半或过半之时,往往与两个节日相关联,一是七月七,一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忙绿生活增添些许轻松、浪漫的情调。今次癸卯岁「处暑」日是七月初八(西历8月23日),前一天即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清代胤禵(音tí,1688-1755)写过一首〈七夕处暑〉诗,开头两句是「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说明在有的年份,处暑日与牛郎、织女双星会合之日恰好重合。至于七月半中元节,则是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明代张岱(1597-1679)写过著名美文〈西湖七月半〉,再现了当时各色人等观赏杭州西湖夜月的场景。在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主农事的节气与主娱乐的节日时常交织在一起,令生活富乐趣、生命多姿彩。
参考资料
期刊文章
1. 江霞:〈中国的节气与气候〉,《华夏文化》,第2期(2003年)。
2. 梅晶:〈上古节气词的演变及二十四节气名的形成〉,《怀化学院学报》,第30卷第3期(2011年)。
报刊文章
1. 于文静:〈处暑:最好新秋时〉,《新华每日电讯》,2022 年8 月23 日,第3版。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