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星气冉冉迎新年
陶渊明(365-427)〈饮酒二十首〉第十九首曰:「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意思是说,从他辞官归隐田园,不知不觉已经一纪十二年了。如果将这里的「一纪」改为「一岁」,恰好可以借来形容「大寒」节气作为时间标志的意义。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一纪」之「纪」与「一岁」之「岁」,声调都是仄声。其二,「一岁」虽然是指「一年」,但古人说「年」的时候,一般指两个正月初一之间的周期,而所谓「岁」,则多指二十四节气中两个「立春」之间的周期。我们重点讲的是「节气」文化,所以无妨改作「岁」。其三,陶渊明感慨时间流逝,并非择取日、月运行的角度,而是「星气」流转的角度——冉冉,渐渐地;星气,星宿与节气。中国古代称木星为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大约十二年,也就是「一纪」。这说明,在古人的观念中,「节气」与星宿的运转,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大寒」是一岁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末尾,所以,古人又称「大寒」所在的农历十二月为「星回节」——天上的星宿又转回起初位置,意味着一年将尽。此即《礼记·月令》所言:到了冬季的最后一个月,「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这里的「终」、「始」二字,揭示了大寒节气的双重意味:既代表着一岁即将完结,又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大寒所在的农历十二月,又称为严月、冰月,形容这个时节严寒的气候特点。 《月令广义》中说:「大寒,至此栗烈极矣。」「栗烈」也就是「凓烈」,原本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其中写到岁暮天气异常寒冷,所以感叹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当然,正如前一期关于「小寒」节气文章所言: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大寒未必是最冷的时候。那么,如何理解「大寒」之「大」义呢?古人侧重从阴阳二气关系的角度加以解释,如《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说:自从冬至复生「一阳」之气,经由小寒期间的发展,到了「大寒」时段,阳气更加强盛,由地底深处向上升发,将阴气逼出地面:「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因此,就人的体感温度而言,大寒虽然未必冷于小寒,但此时地表阴气达到了极盛状态。从物候的角度看,则体现在结冰的程度上。据吴澄(1249-133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可知,大寒节气的第三个物候,就是「水泽腹坚」。腹者,内也,「腹坚」指此时江河湖水从表面到内里都彻底冻结成冰。 〈数九歌〉中的「三九四九冰山走」,大体就是讲大寒时节特点;而冰面之所以能够供人行走,说明冻结深厚,从里到外都凝聚着阴气。
不过,恰如俗话所说:「大寒大寒,一年过完。」再冷的天,也毕竟到了岁末年终,立春、春节已近在眼前。元稹(779-831)〈咏廿四气〉诗说大寒节气是「冬与春交替」之际,「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春天的倩影已然呼之欲出。因此,每年这个时节,辞旧迎新,也就成了民间生活、民俗文化的主旋律。
在除旧布新的过程中,祭祀先祖、告飨众神,无疑是最重要的项目。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字的本义,就是指古代先民以狩猎所得禽兽祭祀宗族先祖、天地神灵,《礼记•月令》郑玄(127-200)注:「猎,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这一仪式往往在岁末举行,所以,朱骏声(1788-1858)《说文通训定声》「腊」字条引《左传》注曰:「岁终祭众神之名。」腊月祭祀活动起源于商周时期,秦汉迄于南北朝时期得以发展演变,其中有些内容,后来逐渐并入春节文化。譬如,早期腊祭除了祭祀众神,还有「大傩」仪式,目的是为了驱除阴气、疫鬼。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新春燃放鞭炮、悬挂桃符、张贴门神等,就是从岁末腊祭传统中脱胎而来。又如,中华大地现今依然盛行过年前的「祭灶」,是春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渊源上看,这一习俗同样来自古代腊祭传统。 《礼记·月令》有「腊先祖五祀」的记载,就是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包括门神、灶神。汉代以后,民间越来越重视灶神,早期腊祭活动中的这一内容,渐渐地独立出来,成为「祭灶节」,俗称「小年」,也是新春佳节的重要前奏曲之一。
民谚又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朴素话语里,透露着热烈的氛围。相对于小寒而言,大寒节气与新春的关系更密切,因为新一轮的「立春」节气随后便到,更重要的是,除夕之夜即将来临。春节属于中国农历中的重大节日之一,农历常有闰月,因此,每年传统的春节日期,与西洋公历相对应时,难免变化不定,波动区间大体为公历一月下旬至二月下旬。春节,可能在立春后,也可能在立春前,但一定在大寒之后。因此,每年大寒节气前后,无论气候如何严寒,也掩不住人们迎接新春的喜悦:扫尘、写对联、贴窗花、赶集趁墟、烹羊宰牛、腌制年肴、蒸供糕点、祭祖拜神⋯⋯仅仅这些名目,就已足以令人陶醉了。
最后,无妨援引民间童谣〈腊月歌〉,作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的结束曲,同时也作为来年新春的序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腊月歌〉,版本不一,文字略有差异,但欢乐基调是一样的。谨借此恭祝所有读者朋友:大寒吉祥安康!来年好运连连!
参考资料
书籍
1. 朱骏声编著:《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页150。
2. 吴修丽编著:《中国节气》,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页197-201。
3. 李秀梅:《物候之思 节令之美》,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4年版,页191-193。
4. 隋斌主编:《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版,页451-452。
5. 霍福:《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页27-31。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
鷓鴣天《大寒-梅腮暗結鳥胎孕》
栗烈觱發寒氣連
江河水澤固冰堅
梅腮暗結鳥胎孕
謝灶還神趕備年
大寒後
接新年
逐驅寒氣化雲烟
今朝且忍飈寒日
春月歸來喜慶延
#1
Chi Seng Pun
21-01-2024 07:14:55
癸卯歲大寒日感題四韻
一窗東嚮氣舒長,萬丈霞蒸曙色揚。
禽躍林間何婉轉,風來海上亦和祥。
地偏原本塵羈少,茶淡無妨野興翔。
臘八粥饘餘味在,梅開新律共慈航。
#2
yunfeng chen
20-01-2024 16: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