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1.19

 

大寒:星氣冉冉迎新年

 

陶淵明(365-427)〈飲酒二十首〉第十九首曰:「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意思是說,從他辭官歸隱田園,不知不覺已經一紀十二年了。如果將這裡的「一紀」改為「一歲」,恰好可以借來形容「大寒」節氣作為時間標誌的意義。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一紀」之「紀」與「一歲」之「歲」,聲調都是仄聲。其二,「一歲」雖然是指「一年」,但古人說「年」的時候,一般指兩個正月初一之間的週期,而所謂「歲」,則多指二十四節氣中兩個「立春」之間的週期。我們重點講的是「節氣」文化,所以無妨改作「歲」。其三,陶淵明感慨時間流逝,並非擇取日、月運行的角度,而是「星氣」流轉的角度——冉冉,漸漸地;星氣,星宿與節氣。中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木星繞地球一週的時間大約十二年,也就是「一纪」。這說明,在古人的觀念中,「節氣」與星宿的運轉,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大寒」是一歲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末尾,所以,古人又稱「大寒」所在的農曆十二月為「星回節」——天上的星宿又轉回起初位置,意味著一年將盡。此即《禮記·月令》所言:到了冬季的最後一個月,「星回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這裡的「終」、「始」二字,揭示了大寒節氣的雙重意味:既代表著一歲即將完結,又預示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大寒所在的農曆十二月,又稱為嚴月、冰月,形容這個時節嚴寒的氣候特點。《月令廣義》中說:「大寒,至此栗烈極矣。」「栗烈」也就是「凓烈」,原本見於《诗經·豳风·七月》,其中寫到歲暮天氣異常寒冷,所以感嘆說:「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當然,正如前一期關於「小寒」節氣文章所言:對於北方地區而言,大寒未必是最冷的時候。那麼,如何理解「大寒」之「大」義呢?古人側重從陰陽二氣關係的角度加以解釋,如《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說:自從冬至復生「一陽」之氣,經由小寒期間的發展,到了「大寒」時段,陽氣更加強盛,由地底深處向上升發,將陰氣逼出地面:「陰氣出地方盡,寒氣並在上,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因此,就人的體感溫度而言,大寒雖然未必冷於小寒,但此時地表陰氣達到了極盛狀態。從物候的角度看,則體現在結冰的程度上。據吳澄(1249-133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可知,大寒節氣的第三個物候,就是「水澤腹堅」。腹者,內也,「腹堅」指此時江河湖水從表面到內裡都徹底凍結成冰。〈數九歌〉中的「三九四九冰山走」,大體就是講大寒時節特點;而冰面之所以能夠供人行走,說明凍結深厚,從里到外都凝聚著陰氣。

不過,恰如俗話所說:「大寒大寒,一年過完。」再冷的天,也畢竟到了歲末年終,立春、春節已近在眼前。元稹(779-831)〈詠廿四氣〉詩說大寒節氣是「冬與春交替」之際,「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春天的倩影已然呼之欲出。因此,每年這個時節,辭舊迎新,也就成了民間生活、民俗文化的主旋律。

在除舊佈新的過程中,祭祀先祖、告饗眾神,無疑是最重要的項目。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字的本義,就是指古代先民以狩獵所得禽獸祭祀宗族先祖、天地神靈,《禮記•月令》鄭玄(127-200)註:「獵,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這一儀式往往在歲末舉行,所以,朱駿聲(1788-1858)《說文通訓定聲》「臘」字條引《左傳》注曰:「歲終祭眾神之名。」臘月祭祀活動起源於商周時期,秦漢迄於南北朝時期得以發展演變,其中有些內容,後來逐漸併入春節文化。譬如,早期臘祭除了祭祀眾神,還有「大儺」儀式,目的是為了驅除陰氣、疫鬼。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新春燃放鞭炮、懸掛桃符、張貼門神等,就是從歲末臘祭傳統中脫胎而來。又如,中華大地現今依然盛行過年前的「祭灶」,是春節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淵源上看,這一習俗同樣來自古代臘祭傳統。《禮記·月令》有「臘先祖五祀」的記載,就是祭祀住宅內、外的五種神,包括門神、灶神。漢代以後,民間越來越重視灶神,早期臘祭活動中的這一內容,漸漸地獨立出來,成為「祭灶節」,俗稱「小年」,也是新春佳節的重要前奏曲之一。

民諺又說:「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樸素話語裡,透露著熱烈的氛圍。相對於小寒而言,大寒節氣與新春的關係更密切,因為新一輪的「立春」節氣隨後便到,更重要的是,除夕之夜即將來臨。春節屬於中國農曆中的重大節日之一,農曆常有閏月,因此,每年傳統的春節日期,與西洋公曆相對應時,難免變化不定,波動區間大體為公曆一月下旬至二月下旬。春節,可能在立春後,也可能在立春前,但一定在大寒之後。因此,每年大寒節氣前後,無論氣候如何嚴寒,也掩不住人們迎接新春的喜悅:掃塵、寫對聯、貼窗花、趕集趁墟、烹羊宰牛、醃製年餚、蒸供糕點、祭祖拜神⋯⋯僅僅這些名目,就已足以令人陶醉了。

最後,無妨援引民間童謠〈臘月歌〉,作為二十四節氣系列文章的結束曲,同時也作為來年新春的序曲:「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這首〈臘月歌〉,版本不一,文字略有差異,但歡樂基調是一樣的。謹藉此恭祝所有讀者朋友:大寒吉祥安康!來年好運連連!


 

參考資料

 

書籍

1. 朱駿聲編著:《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頁150。

2. 吳修麗編著:《中國節氣》,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頁197-201。

3. 李秀梅:《物候之思 節令之美》,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24年版,頁191-193。

4. 隋斌主編:《二十四節氣經典諺語釋義》,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2年版,頁451-452。

5. 霍福:《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頁27-31。

陳允鋒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學術興趣主要在於中國古典文論、《文心雕龍》、唐代詩學,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學術專著6部。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

鷓鴣天《大寒-梅腮暗結鳥胎孕》

栗烈觱發寒氣連
江河水澤固冰堅
梅腮暗結鳥胎孕
謝灶還神趕備年
大寒後
接新年
逐驅寒氣化雲烟
今朝且忍飈寒日
春月歸來喜慶延

#1

Chi Seng Pun

21-01-2024 07:14:55

癸卯歲大寒日感題四韻

一窗東嚮氣舒長,萬丈霞蒸曙色揚。
禽躍林間何婉轉,風來海上亦和祥。
地偏原本塵羈少,茶淡無妨野興翔。
臘八粥饘餘味在,梅開新律共慈航。

#2

yunfeng chen

20-01-2024 16: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