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诚」的生命解读
对《中庸》里「诚」的概念,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最朴实的解读,按《说文》谓:「诚,信也」。诚与信互训,俱从「言」旁。对诚信最具生命气息的解释莫过于「孚」字。《说文》称:「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孚」指鸟爪下之子。为甚么将「孚」释作「信」?徐锴(920年—974年)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解读。他说:「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鸟袌恒以爪反覆其卵也。」意思是说雀鸟孵化鸟卵经常以其爪翻动其卵。勤劳地翻动鸟卵让其均衡受暖,目的是孕育健康的幼雏。故此,孵化的日期准确,没有失信耽误了期限。由此诚信与生命就巧妙地构建起一种德性的期许。诚信的生命意识绝非孤立偶然,战国出土文献《忠信之道》直接称「信」为天。简文谓:「信之为道也,群物皆成,而百善皆立。」如此,诚信便落实了汇聚生命、培育百善的德性力量。不竟,信是天德的啊!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虽从言旁,诚却绝非华丽的说辞,它的意志裸露在天地运动之中。《忠信之道》静默、缭绕地回答着孔子的话:「不期而可遇者,天也」。四季去来羚羊挂角,痕迹难寻,其降临不失信于人。又何必言辞邀约! 总而言之,诚信蕴含着承诺与期许的意义,其又与万物生机关涉。故此,「诚」可解释为忠实不欺,象征上天无偏私地、普遍地孕育万物。「诚」乃折射出天地造物之善美及宇宙之整全。如果我们从万有的本体去考虑,「诚」象征着创造生命的意识。我们俯仰天地,继而又返身自察,究竟那「诚」在何处呢? 奇妙往往不在别处,抬头远眺星际,低头勘察土地,甚至反观身体,似乎一切俱贯穿着一种主体意识联系、组织这纷纭杂沓的物质世界使构成一个庞大的生命网络,驱使万物井然有序、自在自然地繁衍生息。在我们头上那无垠的宇宙容纳了两千亿个星系,它们形状、大小、远近各异,骤眼俨然随机散落在黑幕的空间里,不过,却呈现高度的层次性结构。驱动银河和星系的运动、铺排其形态的宏伟及展现其自身的修复能力,不能单以物理力量就能解释得清楚。维持宇宙平衡的力量实质上是维系着其庞大机体存在的意志。无怪乎,太空物理学家Richard Conn Henry(1940年—)直呼宇宙是精神性的。 我们再考察一下脚下的大地。一片森林的地下世界是由菌根真菌的网丝连结起无数大树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生命体系。真菌为植物提供水及氮、磷等养分,而且增强树木抗病原菌、抗高温、干旱的能力。真菌之所以建构起广大而且复杂的地下讯息网络源自于其生命坚韧的力量。其建筑起雄伟的地底「城市」,互通讯息、互补有无。又如人类的身体,由二百种,几十万亿个细胞组织而成。各类细胞皆各施其职、生生不息地维持身体健康的存活。几十万亿个细胞的忠诚凝聚成生命的意志。(假如我们说细胞的不忠诚,那癌细胞就是黑化了的份子,背叛身体,企图吞噬自己的主人,消灭生命,故此恶名昭彰。)诚是那汇聚生命、创建生机的原动力。

《中庸》篇讲「诚」是指宇宙生命的本根,它被升华为万有的本体。《中庸》篇探讨的就是生命的创造及维系生命的原理。广漠的宇宙空间、奇妙的真菌世界以至精微的人体结构,它们绝不是无序凌乱的一地鸡毛,三者共同体现生命的奇迹。在《中庸》里,「诚」的特征表现为:一、「至诚无息」强调生命运动和奋进的特征。二、「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说明「诚」乃生命创化的唯一动因。三、「诚」具备「中和」之德,生命的创化体现在平衡的观念上。《中庸》的「中」在本体论中具有平衡、和谐的意义,从先验的静态平衡(中)演化为物理世界里动态的平衡(和)。以下是《中庸》一段重要的经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以拟态手法将人类情感喜、怒、哀、乐来论说宇宙的平衡。这种拟态手法像征着自然与人的内在关联。《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杜预(222年—285年)解释称:「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古人是如此的浪漫,如诗似画地将人类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艺术地溯源于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气象。在春秋时代,情感的节制观念已相当成熟,为《中庸》承袭了下来。「未发」指先验、形上的平静状态。「发而皆中节」指我们与外物交接后经过调节的平衡状态。「中」意味着承认情感乃道德、人伦固有的根据(大本)。「中」形诸内而「节」调适于外,两者保持高度一致。「和」是后天保持并发扬这些先验特质的努力(达道)。「中和」能够使「天地位」及「万物育」,就是指达到完美均衡的德性以维系天地的秩序和提供万物生化的必要条件。经文称之为「诚」。 换句话说,「诚」体现一种生命长养最为根本的力量—均衡,万物皆仰赖它而生长。
《周易》有中孚卦,其卦象为上风(巽)下泽(兑)。「中孚」即诚信的意思。《彖传》解释:「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三、四为阴爻被上下各两阳爻包裹在内。二及五爻皆阳居中。中孚乃教化邦国之象。《彖传》又谓:「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中孚体现天德,化育邦国,其歌颂「诚」之为德与《中庸》相同。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叹,诚的意念于传统文化里的重要意义。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