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7

儒家的生死观

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公元前372-289年)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可以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不朽”的人生境界。

因此,古之圣贤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 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明朝的儒者罗伦(1431-1478年)有言:“生而必死,圣贤无异于众人也。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 ,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

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1020-1077)《西铭》的最后两句:“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 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 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南宋的文学家陆游(1125-1210) 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统一南北。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1236-1283),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仁至,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视死如归,因为他能以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理想而无愧于天地之间。 因此,对于儒家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做到“成仁”、“取义”。 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所感到痛苦的是“苦在德业之不能竟”。

汤一介教授

汤一介教授(1927-2014),著名思想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和国学泰斗,历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汤一介教授主编的九卷本《中国儒学史》是迄今为止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儒学通史。他的主要论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佛教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儒学十论及外五篇》等。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