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穿越时代的大宗师
现时流行一种叫「穿越剧」的剧种,主角可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穿梭往来。但很少人知道,原来在中国战国时代的惠施 (约前370年-前310年) 已提出过这样的概念﹕「今日适越而昔来」- 我今天在越国,其实是从过去来的。这句话一直以来都让人相当糊涂 – 试问当时的人怎会想到时间旅行这种问题的呢?更令人惊讶的是﹕惠施提供了一个假设﹕若时间是一个圆环 (《庄子‧天下》提到,「圆环可解也」),那么,在圆环的某一点,其实都是同时是另一点的前面及后面。那么,只要方法加速时间的运行,人类是否就能回到过去?再思考下去,我们是否可以由圆环的一端穿到另外一端?
这样新奇的观点,在现代也是直到1895年英国小说家H.G. Wells (1866-1946) 才在他的名作《时光机》(The Time Machine) 提到时间旅行的概念,,由此可见惠施丰富的想像力,实在超越时代足足二千四百年,这样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也许实在是走得太前了,惠施的学说和著作并没有被继承下去,都已佚失。据《庄子‧天下》篇提到,他的学说有很多方面,著作甚至可以塞满五架车之多,更指出惠施常常筹办国际学术会议,与其他来自战国不同地区的人进行学术讨论,例如曾提及南方一位叫黄缭的人就与惠施讨论为何天地不坠不陷,又讨论为何会有风雨和雷霆,惠施都一一作出迅速而详尽的回应,这些都肯定可说是古代有关天文和地理学在学术史上的重要理程碑。只可惜当时的会议没有留下详细纪录,有的话也早就散失了。
现时有关惠施的生平,散列于《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其中《吕氏春秋》和《韩非子》提及惠施是魏国的重臣,位至宰相,而《庄子》中多谈及两者无分阶级的友谊和种种学术讨论。而《庄子》一书最末一篇《天下》,应该是庄子的弟子对当时显贵的学术派别作出评论,留下了惠施以「历物」(查探事物) 作为志业,并提到惠施曾提及的一些命题甚至结论。虽然只有吉光片羽,但当中提及的重要命题已经令人感到震撼,例如无限大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 、无限小 (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真空而无限的宇宙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等。甚至惠施也想像我们的世界,会否是圆形的?例如,惠施问,「南方无穷而有穷」,若果由南方一直向前走,是否会回到原点 (有穷)?但若果我们所指的「南」是指由地球一直指向下方,那么是否就会向无限进发 (无穷)?而惠施也再三想像,「地」会否是圆的,所以北方面燕国,和南方的越国的「中间点」,也可以是在世界的另一端,而不是在古代的地图的中间点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更有甚者,例如太阳刚刚正中,又偏离了(日方中方睨) 和现代量子物理学家W.H. Heisenberg, 1901-1976) 在1927年提出的测不准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可以互相对照,而「物方生方死」更和现代量子物理学家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 常中译为薛定谔) 提出关于时间和生死的重要思想实验 – 薛定谔的猫(Schrödinger's cat, 即一只猫放置于核能的量子盒中,当开盒的一刻, 猫是生是死呢?),是如出一辙的。如果只有一两句散句呼应现代科学理论,或许尚能解为穿凿附会,但是若所有命题都是相通而又与现代的科学呼应的话,就不能单单认为是巧合了。何况《庄子‧天下》篇更提及,惠施用了大量文字去解释这些命题,由此可见,惠施并不单纯提出命题,更有尝试去作出论证。虽然论证散失了,但这些命题的深化和探索,对现代的科学研究来说,仍然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除此以外,惠施也提出关于逻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命题 (狗非犬、目不见指不绝、黄马骊牛三) 等,慢慢就变「白马非马」和指-物 (文字和意义) 的命题,在《墨子》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和《公孙龙子》的〈白马〉、〈指物〉、〈通变〉,引发出中国古代对逻辑学和语言学的一次盛大讨论。这些讨论的内容,因篇幅关系,只能另文再述了。
执笔至此,笔者也心里疑问,其实惠施本人是否也是一个「穿越」的科学家呢?否则他怎么能在古代,作出这么多超越时代的论述呢?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