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思想与创意启发
发轫于春秋而系统化于战国末的「阴阳五行」思想,是今天仍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智慧。「阴阳」本义是阳光照射地表,光与影对比所形成的自然现象。水、火、木、金、土的「五行」则较阴阳后出,是古人日常生活必须具备的五种资材。二者本来互不相属,其后阴阳被理解为一对相反相成的元素或力量,再结合五行的分类及相生相胜关系,乃进一步引伸为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运动,以及互相消长的原理。
具体而论,阴阳五行实则上可以是一种透过对事物「分类」,从而解释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论。阴阳是把世界一分为两的二元对立,五行则是以事物的五种基本构成属性,对宇宙万物的系统化分类整理。当然,从今天的科学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素朴的认识,甚至是一门「伪科学」。若仅强调从风水、命理的角度看待阴阳五行,更会扭曲和局限了阴阳五行的积极作用。
其实,阴阳五行的思维在对事物的解释及应用上,它以「类比」(analogy)推理为论证方法,以两件事物或事态之「相似性」或「共通性」为基础,从某一物的属性或事态推导出另一物所应有的属性或事态。举例说 : 地球与火星同属太阳系的星体,若两者的特性同属「阳」的话。那么,若地球有生命存在,便可推导出火星也应有生命存在。 当然,火星存在生命与否,仍有待证明。
对比于具有「必然性」的「演绎」 (deduction)推理,「类比」推理在论证上仅具有「或然性」。虽然如此,由于它以「相似性」或「共通性」作为推论根据,在解释效力上便相对较灵活和有弹性,进一步对发明或创造具有较大的激发作用。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因彼此相似共通而相互感应,对产生新意念,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以五行中的「水」比喻性格中的「温柔」,引而伸之,五行中的「土」又可隐喻性格中的「敦厚」。这就是透过类比推理而作出的延伸解释。又例如植物以向上生长为特性,故「垂直线」可类比为「木」;液体以流动不居为特性,故「曲线」可类比为「水」;又如土壤固定不动,故「方形」可类比为「土」。换言之,借着类比思维的解释,事物均存在类似的相互关系。由是,阴阳五行所建构的分类系统可谓无所不包,无远弗届。而恰当运用同类事物的相似性,对其他事物的关系与作用,加以联想、引伸及推衍,便可激发具新意的解释或发明。故总结而言,阴阳五行乃是一种对创意萌发具有正面作用的理论。
< 原创文章/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