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詞歌賦看布藝服飾
粵繡,作為中國十大名繡之一,包含廣繡和潮繡兩大分支。廣繡是指廣州、順德、番禺、南海等地區的刺繡藝術,而潮繡則特指潮汕地區的刺繡工藝。其廣繡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唐代,並在明清時期達到了藝術巔峰,擁有逾千年的豐富傳統。唐代至五代十國期間,廣州作為邊陲地區,得以避開戰亂的侵擾,因此刺繡技藝與農業、手工業等領域同步獲得了顯著的進步。關於廣繡的精湛工藝,我們可以在蘇鶚所著的《杜陽雜篇》中找到如下描述:
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鉤分為三股,染成五色,結為金蓋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台殿麟鳳之象,而執幢捧節童子……唐順宗皇帝嘉其工,謂之神姑……1
據描述,唐代永貞元年(805年),一位來自廣東南海的十四歲少女被進獻給朝廷。她展現了非凡的刺繡技藝,能在一尺見方的絹布上繡出完整的七卷《法華經》,字體之小不及粟米,但筆劃清晰,細如髮絲。此外,她還能將單根絲線分為三股並染成五色,用以繡製仙島、宮殿、樓閣等複雜圖案,以及神仙、玉女和童子等人物形象。皇帝對她的技藝讚嘆不已,尊稱她為「神姑」。
粵繡品類豐富多樣,包括觀賞性作品如條幅、掛屏、台屏等,以及實用性物品如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台帷和繡服等。粵繡獨特之處在於其金銀線盤金刺繡工藝,針法豐富多變,繡線平整光亮,繡面光潔絢麗。粵繡還善於把寓意吉祥和美好願望的圖案融入繡品中,比如荔枝和孔雀等都是粵繡的傳統題材。根據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朱啟鈐的《存素堂絲繡錄》所載,明代粵繡工藝已經開始採用孔雀羽毛編織線條,為繡品增添金光閃耀的效果。此刺繡技藝主要分為三大類針法:基礎針法、輔助針法和象形針法。其中包括直針、續針、鋪針、釘針等共計四十五種不同的針法技巧。粵繡以其卓越的工藝聞名遐邇。在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對廣東金銀線繡的精湛技藝深感欽佩,進而促成了英國刺繡同業公會的成立。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粵繡的國際影響力,也為英國刺繡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該公會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用於製作英國貴族的高級服飾。隨後,查理一世繼位後亦積極推廣刺繡工藝,進一步擴大了廣東刺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到了清代,粵繡的發展更上一層樓。特別是在乾隆年間,廣州和潮州等地區大量設立繡莊和繡坊,使得粵繡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粵繡通過歐洲商船運輸至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成為各國皇室及貴族青睞的服飾裝飾。目前,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博物館均收藏有精湛的粵繡作品,彰顯其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
參考資料
書籍
1. 童芸編著:《刺繡》,黃山書社2014年版,第072頁。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請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