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2.19

 

文字說雨水:
看看那裡的油菜花最先開花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我們先從文字來理解「雨水」的含義。

「雨」的文字演變

「雨」象形字。本義是雲層中降向地面的水滴。引申為自上而下者稱為雨。也可引申為潤澤、恩惠之意。而「雨」字甲骨文上邊一橫像天空;下邊的小點像水滴。從天空中滴下的水滴便是雨。小篆「雨」字中「一」像天,「四點一竪部分」像水從天空雲彩間地落下來。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漢代隸變後楷書寫作「雨」。雨亦為部首,常作形符,用雨作形符的字多與下雨或天空有關。如雪、零、霄、霧,霾等。

「雨」的甲骨文寫法(左)與「雨」的小篆寫法(右)
戰國時期「雨」的寫法

《禮·月令》:仲春始雨水。指漢代開始以雨水為二月節。

「水」象形字,准也。在字義上,「水」字的本義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江、河、湖、海的通稱);又以河流的象形字「水」表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引申泛指某些液態物質;又由水靜則平衍生出水準,用水平測平的含義;還有水在中國文化中屬於五行之一,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中的水,並不是具體說的是水,而是水的性質,比如向下的,陰柔的。

「水」的文字演變
「水」的甲骨文寫法(左)與「水」的小篆寫法(右)

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水」字形態各異而基本形體像水蜿蜒流動之形體;「水」字在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小篆的字形中變化不大,於義無別。後來,早期漢隸中的「水」字把整個字從線條則變為獨體字。再發展漢隸中的「水」字時則變成三點水旁(氵),成為在形聲字裡表意的形旁(氵)。

《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指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於幫助萬物不與萬物相爭。雨水節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降雨量逐漸增多。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它是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進入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正處在數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歸。南方不少地區氣溫逐漸回升,此時,草木開始抽嫩芽,油菜花、杏花、梨花等百花齊放;大地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待到油菜花盛開時節成都周邊有很多可以觀賞油菜花、梨花等景點。壯觀的油菜花花海,可謂:油菜花的盛宴;遊人如織,勤勞的蜜蜂忙採蜜……。

雨水節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節日,在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滿著一種雨意蒙蒙的詩情畫意,人們也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來祈求著順利安康。

高妘暄女士

四川成都市人。師從著名甲骨文研究學者、書法家及文耕學堂創始人趙文耕老師學習國學傳統文化。現在從事甲骨文、小篆研究和傳播的工作。著有《二十四節氣》《十二花神》《福》等文字解說。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