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9.12

 

“一枝一葉總關情”—中秋寄懷

 

 

比起中國諸多節日,中秋最富審美意味,中國人對秋月素來情有獨鍾。何以知其然?《周禮》稱:“中秋,夜迎寒”。相信,這是“中秋”最早的出處。此處“中秋”並非指八月十五那個中秋而是仲秋。《周禮》的“中秋”指的是二十四節氣的秋分。“分”解作一半,即秋季三個月之半。秋分對應著春分,秋分祭月而春分祭日。祭日在白晝迎接暑氣的時候敲擊土鼓,吹奏《豳》詩的樂章;祭月在晚上迎接寒氣的時候也敲擊土鼓,吹奏《豳》詩的樂章。有研究者認為中秋從秋分演變而來。中秋取八月的盈日(月圓之日)而非秋季之半。我們藝術地認為,秋分既已祭月又為何演變一個中秋呢?唐代歐陽詹《翫月詩序》從詩人的角度提供了答案。他說:“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兔圓。”換句話說,八月之中,圓月之夜,寒暑均稱,最富有詩意。由秋分祭月衍生為中秋祭月,全因月的藝術感染力。《全唐詩》月的詞頻共出現11950例1,以中秋為題的詩歌共81首。由此可見唐代詩人愛月之殷切,詩人將感情寄託於明月,呼應著歐陽詹在《詩序》裡所說的話。

圓月的魅力源自於優美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相信在戰國時代已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嫦娥因食西王母不死藥,飛升登月。馬王堆T形帛畫左上角一輪新月有蟾蜍,下有女子飛升,估計畫的就是嫦娥。漢代流行西王母崇拜。在一塊樸素的漢代墓磚畫中,西王母端坐中央,左邊玉兔持杵搗藥;右邊玉兔持燈照明,蟾蜍在西王母正前方跳舞。不知畫中的景象,西王母究竟在崑崙山還是在月宮呢?嫦娥飄然仙逝,她正是登月的第一人。後來系列嫦娥登月器還視她為老祖宗呢!之後,唐代玄宗李隆基在八月十五之夜藉著道士的法力神通登上月宮。他是登月的第二人。玄宗確認了“廣寒清虛之府”的月宮地標,並將月宮仙女的舞曲進行第二次創作,寫下《霓裳羽衣舞曲》。嫦娥是神話模式的登月;唐玄宗卻是道教模式的登月。兩者依靠的是豐富的想像力。

在唐代騷人墨客、官僚貴冑感發雅興,流行中秋賞月。唐人最愛月色繚繞、柔光瀉地。據說唐玄宗年間,一次中秋之夜,正藉蘇頲與李乂在宮中值班,與其他學士官員設置酒席賦詩賞月。當時夜空無雲,圓月裸露,光輝照人。蘇頲便說:“清光可愛,何用燈燭。”令人撤走燈火,還原月夜皎潔的本然。唐人的藝術情懷如此之濃厚、審美情趣又如此之敏銳!浪漫的詩意寫滿在靜默嫻雅的夜幕裡。唐人喜月,以至於親之、念之的呀!無怪乎司空圖於《中秋》詩慨嘆:“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直接傾吐唐人的審美期待。根據《東京夢華錄》、《夢粱錄》及《醉翁談錄》的記載,宋代的中秋一片繁華似錦,張燈結綵,豐沛多姿,充斥著節日的歡快和人間世俗濃烈的煙火味。中秋不能缺酒,每當中秋前夕,店家釀成新酒,客人爭相競飲,至午間時分酒已售罄。美酒當配螃蟹。秋天的螃蟹最是豐美,堪稱絕品。石榴、榲勃(木梨)、梨、棗子、栗子、葡萄、橘子滿眼豐收,紅的、黃的、紫的、橙的、棕色的,中秋的水果著實惹人喜愛!宋人中秋熱鬧之處,家家團圓、戶戶夜宴,有的宴席設在酒樓店鋪,絲竹音樂、歡言笑語,在明月的夜空蕩蕩漾漾。宋人愛玩月。所謂玩月指擺設果品、酒食盡慶中秋。男男女女焚香拜月,延續著祭月的古老傳統。年青少艾衣裝楚楚,商鋪夜不閉戶,遊人通宵達旦。據田汝成的記載,明代人在中秋有互贈月餅的風俗,祝願家人團圓。在杭州西湖,市民中秋月夜乘船遊湖,也有人在蘇堤上携手唱歌,熱鬧的景象與白天無異。

中秋是上天的恩賜。在高亢、蔚藍的穹蒼底下,萬物收成,如西瓜、桃子、柿子、山楂、柚子、蘋果、菱角隨處可見。味覺甘甜全是秋季水果的特徵。甘於五行屬土,位於西南,正當秋夏之際。大地是甘甜的母親,她正為中秋創造幸福的條件呢!秋季位處西方,五行屬金,色尚白,八卦中為兌卦。兌是悅,即快樂的意思。兌象徵為沼澤。澤寄託潤澤蒼生之意,故而萬物皆為此而欣喜。形象地說,中秋是一夥鑲崁在那令人愉悅的季節裡的珍珠瑪瑙。

中秋是一個古老的節日,由千百年來古人生活的枝枝葉葉、點點滴滴積累結成的文化果實。中國人對月自古一往深情。我們慣於將情感含蓄、委婉地寄託於月,月儼然是個訊息集散的樞紐。每當抬頭看見那素月,內心潮湧的情愫,同樣看見月的對方必也是如此的。故此,我特別喜歡曹松《中秋對月》兩句詩:“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詩中沒有柔弱低沉的幽思,他將中秋寄託團圓吉祥的寓意通過月色投送至千家萬戶,胸懷寬大、意境開朗。在2024年的中秋,我們通過皎月的柔輝將和平安祥的祝福傳達散佈於五湖四海的中華兒女,也傳達給世界各國的人民。

 


 

參考資料

 

腳註

1. 據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全唐詩》搜索所得,包含字詞 "月" 符合次數:11950。

黃君良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在先秦學術思想、戰國出土文獻和儒家思想。發表論文三十篇,學術專著兩部。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