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翠庵茶事
有人说“一部红楼,满纸茶香。”为什么《红楼梦》里会有这么多有关茶的描写呢?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出生名门望族,祖父曹寅(1658-1712)任职江宁织造督和两淮巡盐御史。受祖辈影响爱上茶,品茶是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写入小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翻开《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拢翠庵妙玉奉茶这篇,茶事活动描写详尽且精彩。试从茶、器、水等几方面入手,探访一下清朝的茶饮文化。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对妙玉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说,“知道,煮了老君眉”。
六安茶是指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县霍山,清朝贡茶,绿茶性寒,饭后饮会伤胃且消化止滞。可见贾母非常懂茶。妙玉给贾母特别准备的“老君眉”也是贡茶,老君眉是什么茶,茶界一直争论不休,众说不一。
据考证有3种说法:
第一种是黄茶,指的是洞庭洞的君山银针,但在历史资料中查找,从来没叫过“老君眉〞这个名字。
第二种说是白茶,《红楼梦》成书在清朝,此时福鼎白茶只有“银针白毫”的记载,我们现在喝的寿眉还没有创作出品。
第三种认为是岩茶。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记载:“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伪”。“老君眉”这个茶名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
岩茶产于武夷山丹霞地貌,焙火的工艺,使茶性温和,香气高长,滋味甜醇润滑,有解腻消食温胃的功效。“老君眉”名字里有吉祥祝福的寓意,听着就开心,是老人家饭后喝茶时最佳的选择。综上所述,三种说法大家认为是岩茶的居多。
贾母接过茶只喝了一半就递给了刘姥姥品尝,刘姥姥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一点,再熬浓些更好。”众人大笑。
刘姥姥平时吃饭粗糙味重,喝此茶自然觉得味淡。试想按刘姥姥的口味泡的茶,贾母喝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吃过点心,贾母带一行人去拢翠庵,妙玉亲自棒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再看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捧与贾母的“成窑五彩小盖钟”,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产出的瓷器。成化五彩瓷器,因存量稀少,现今价格非常昂贵,一器难求。
众人用的“脱胎填白盖碗”,也是清代仿明官窑的制品。永乐年间的填白釉胎薄如纸,光影照人,是清朝争相仿制的对象。
给贾母奉了茶,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跟来,来到旁边的小耳房,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先在外偷偷看,后进来门说,偏你们吃梯己茶,二人笑道,你又撒茶吃,这里并没你的。
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点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
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后贾宝玉说的妙玉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戈廿出来。宝玉吃茶,果觉轻浮无比,赞赏不绝。
“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分瓜)匏斝”、“点犀䀉”、“绿玉斗”、“蟠虬整雕竹根大〞,茶具的描述件件精美珍贵,“王恺珍玩”,“东坡密见”,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器,其中蕴蔵着文化审美的底韵。
陆羽(733-804)《茶经》中写到:“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曹雪芹对水的理解也非同一般。
贾母喝老君寿时,问妙玉用的是什么水,妙玉说“是旧年蠲的雨水。小耳房与宝黛钗吃梯己茶时,黛玉问:“这水也是旧年的雨水么”。妙玉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
澄清的旧年的雨水,腊梅花上收集的雪水,在民间叫“无根水”。
“无根之水”指的是天上来的水,露水,雨水,雪水,霜等。普通水和无根之水有何不同呢?水中一般都含重水和轻水。重水多对新陈代谢有抑制作用,而“无根之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宝玉吃茶,果觉轻浮无比,赞赏不绝。”更是无根之水的准确表达。
梅花腊月始盛开,腊月下的雪叫腊雪。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中记载,“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黄疸仍小温服之。藏器洗目退赤;煎茶煮粥,解热止渴。” 古人用无根之水泡茶煮粥,解热止渴,既健康又浪漫。梅花取雪想想都不容易,妙玉收集贮藏地下五年,平时都舍不得,宝黛钗来了才舍得拿出来分享,好物分享给懂得的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珍惜每一个美好的遇见。
好茶配好器,好器配好水。一杯好茶的呈现,茶、器、水缺一不可。若加上精心准备的清幽雅静的品茶环境,这茶就不仅只是一杯好茶,更是一种生活审美。
在《红楼梦》其它篇章中,提到很多名茶和有关茶的场景,例如宝玉珍爱的枫露茶,潇湘馆待客的龙井茶,贾母的花厅上,摆设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万密十节小茶杯……曹雪芹是茶的知己,他为爱茶人打开另一个探索茶文化的窗口。
参考资料
书籍
1. 曹雪芹著,毛时安、任一鸣编:《红楼梦(图文普及本)》(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2)。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欢迎留言:
请登入/登记成为会员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