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6.03

 

評彈

 

評彈是源於蘇州的說唱藝術,最早記載出現於明朝,稱為「說書」。「書」即故事之意。評彈形式簡單,傳統上一至三人即可組成演出團體,在江南各地演出長篇故事,吸引吳語區聽眾(俗稱「聽客」)。所謂「評彈」是「評話」與「彈詞」兩種曲藝門類的總稱。二者都用蘇州話演出,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表演純粹爲口述故事(業內稱「大書」),而後者在講故事同時伴有音樂與唱段(業內稱「小書」)。彈詞伴奏的樂器為三絃與琵琶。鑒於長期以來不論「大書」還是「小書」場地以及觀衆對象幷無區別,兩邊的藝人也常常一起演出,因此到了1940年代,二者被正式統稱為「評彈」。

評彈演出的劇目以歷史故事爲主,過去演出形式大多為長篇,說書人每天演出一小部分,連綴成為一個有頭有尾完整的故事,類似於今天的電視連續劇。1949年以前,一些長篇演出可以延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表演藝人每日演出約兩小時,幷在情節關鍵的時候(業界稱為「關子」)戛然而止,吸引聽客第二日繼續買票入場。如今的長篇演出時間往往限定為15天。這一期限既是為了適應當今快速的生活節奏,也方便演出場地方統籌安排檔期。當然目前仍有少數藝人演出時間長達一個月或者短於15天。演出場所最初為露天場地,後來進入茶樓酒肆。二十世紀評彈成功進入上海市場後,漸漸出現了評彈專業劇場。這些場地統稱為「書場」。

評彈演出的魅力在於故事情節曲折離奇、音樂唱腔優美以及表演的靈活多樣。評彈吸收諸如昆曲、京劇乃至電影的音樂及表演方法,漸漸從純粹講故事變成有著諸多表演方式(如姿態、身段、動作等)的藝術。這是評彈與中國其他講故事的曲藝形式最大的不同。如粵語講古沒有音樂;有音樂伴奏的福建與台灣地區的念歌仔及溫州的鼓詞則缺乏表演要素。

更詳細來說,評彈演出具有五大主要要素:「說」、噱」、「彈」、「唱」、「演」。「說」又稱「說表」或者「說白」,即陳述。雖然本次上海評彈團香港演出音樂性肯定會成為吸引本港觀眾的利器,但事實上,「說」才是評彈表演最基本、最常用的技巧,而有說無唱的評話更是如此。評彈演員通過「說」這一手段,時而從局外人的角度描述故事背景或發表評論,時而進入故事扮演種種角色。這種被業內稱為「跳進跳出」(即說書人反復進出故事內外)的技巧,是評彈靈活性的重要表現方法。

「噱」,即表演中開玩笑或者講笑話,為「噱頭」之簡稱。作為評彈第二重要的因素,「噱」被稱為「書中之寶」,因其大大豐富了表演的趣味性。有些噱頭與劇情直接相關,被稱為「肉裏噱」;另外一些與劇情無關,被稱為「外插花」。後者可以包括一切知識掌故、政治評論或八卦新聞等等。有人認為評彈「說」與「噱」的技巧十分接近當下的「棟篤笑」(內地稱「脫口秀」),也有一定道理。

「彈」即樂器的彈奏。如一人演出(稱為「單檔」),則彈奏三絃即可;如二人(稱為「雙檔」)演出,則「上手」(主要演員)彈奏三絃,「下手」(輔助演員)彈奏琵琶。在實際演出中,琵琶音樂對於上手的輔助作用非常重要,這種輔助行話為「托」,成就了許多評彈演唱流派。值得指出的是評彈裏的琵琶演奏與民樂中的琵琶不盡相同,評彈藝人習慣將民樂琵琶稱為「大套琵琶」。

「唱」,顧名思義,為彈詞演員的演唱。长篇故事中的唱,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為主。另外,習慣上在長篇故事開場之前,藝人演唱一段與故事內容無關的幾分鐘唱段,稱為「開篇」。如今「開篇」已經成為一種獨立演出方式,既可以在舞台演出,也可以成為點綴景點與娛樂場所的背景音樂。二十世紀中期評彈極盛時期,評彈界出現了一些至今影響深遠的唱腔流派,它們都以開創者的姓或名命名,如「蔣調」(蔣月泉)、「張調」(張鑒庭)、「沈薛調」(沈儉安與薛筱卿)及「琴調」(朱雪琴)等等。其中「蔣調」瀟灑、「張調」激昂、「沈薛調」節奏明快,既繼承了評彈傳統,也吸收了戲曲(主要是京劇與昆曲)乃至當時流行音樂的優點。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琴調」創立者朱雪琴是評彈男女雙檔中少見的女「上手」,殊為不易。

「演」即說書演出中演員模擬性動作與姿態。評彈中有一「起角色」技巧,即模仿書中人物的語言與動作。因此「演」也可以說是「起角色」的一部分。早期的評彈並不要求演員有較大幅度的表演。隨著評彈於二十世紀早期進入上海,演員一來受到戲劇與電影影響,二來為了適應上海聽眾需求,在書場演出中漸漸增加了表演的分量。一些表演過於劇烈的演員常常被保守的業內人士或者聽眾指責為「灑狗血」,意為表演不講分寸,賣弄技巧。

「說」、「噱」、「彈」、「唱」、「演」這五種因素,無論千變萬化,目的都是為了豐富故事表現方式以吸引聽眾。事實上,評彈表演的技巧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即便聽眾對於演出的故事早已了然於胸,但仍願意每天定時捧場。究其原因,是因為成功的藝人可以靈活採用這些評彈技巧做到說同一部書而每次演繹方式不盡相同。通過諸如「跳進跳出」與「外插花」等技巧,演員更能引領觀眾超越時空限制,將歷史故事、社會政治現實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聯係在一起。

正因為評彈的流行性與表演靈活性,1949年後政府對其尤其重視,努力將評彈藝人集體化。此次來港演出的上海評彈團成立於1951年,為上海最早的國有演出團體。有趣的是,上海團的建立與香港有密切關係。話說1950年蔣月泉(1917-2001)等七位著名評彈藝人受邀於灣仔告士打道之六國飯店演出,不料彼時香港市面蕭條,七人鎩羽而歸。回上海後,藝人們下决心與新政權合作,最終成功建立國營的評彈劇團,即上海評彈團前身。1950至1960年代上海團明星雲集,風頭一時無兩。1962年夏,上海評彈團首次赴港,演出地點爲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中華總商會禮堂、都城戲院及普慶戲院等。為了這次演出,上海評彈團精英儘出,好戲連台。客居香港的江浙移民傾巢而出,成爲評彈演出的主力聽客。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評彈團數次來港演出,勉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2011年上海評彈團加上「上海評彈藝術傳習所」牌子,承擔保護發揚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重任。

需要指出的是,評彈幷非只是「遺産」,而有著超凡的自我更新能力。如今在江南地區的城市與鄉村,評彈的商業演出仍在繼續。當下的評彈演員一如其先輩,努力改造這一古老藝術以適應新的社會與文化。過去二十多年,有彈詞演員將《還珠格格》、《瑯琊榜》這類風靡一時的影視作品改編成長篇故事或開篇節目;有評話演員緊跟時代演繹共和國七十年風雲變幻,恰如李居明先生編寫之《共和三夢》;另有彈詞演員用評彈方式演唱如周杰倫《青花瓷》這樣的流行歌曲。評彈的生命力之旺盛,可見一斑。

何其亮教授

何其亮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專供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他的研究興趣包括城市史、大眾文化、婦女史、新聞史以及環境與非人文歷史。已出版的著作包括:The People’s West Lake: Propaganda, Nature, and Agency in Mao’s China, 1949-1976 (2023), Working the System: Motion Picture, Filmmakers, and Subjectivities in Mao-Era China, 1949–1966 (2023), Feminism, Women’s Agency, and Communication―The Case of Huang-Lu Elopement (2018), 以及Gilded Voices: Economics, Politics, and Storytelling in the Yangzi Delta since 1949 (2012) 等。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