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11.03

 

曼煎糕:前世與今生

 

東南亞國民甜食的Apong或曼煎糕,其關係錯綜複雜,有南印度源頭也有印尼源頭說,但就華人小吃的曼煎糕而言,相傳跟左宗棠平太平天國長毛軍而入閩有關。

福建泉州有滿煎糕,據說是左宗棠所創,一來便於行軍時攜帶,再則士兵吃了極具飽足感。這以原北方的鹹煎餅結合閩地盛產的蔗糖、花生等來製作的甜食,在平底大圓鍋抹油了注滿麵粉糊,煎出了再正面澆上細砂糖、碎花生等佐料的甜食,在福建閩南給喚作滿煎糕。滿煎糕的滿,一說是指滿清,因源自左宗棠領清兵平太平軍之亂,另一說指製作時麵粉糊注滿了扁平的圓鍋。前說比附成份高,後說則直指其事,可信度較高。1

曼煎糕
 

閩南人居多的馬來西亞檳榔嶼,這種甜食喚作曼煎糕(Ban Chang Kuih),滿與曼是一音之轉,何況方音脫離文字口耳相傳,便成為曼煎糕了。現在的檳城和馬來半島北部以閩南人居多的城鎮,街邊或依附食店銷售的曼煎糕攤販是坊間常見的。

閩南人早期南來隨帶的曼煎糕,在一個大圓平底鍋注滿了麵粉糊煎熟,賣家為之切塊了銷售,大致保留了閩南泉州滿煎糕的本來面目,也是南來閩南人原鄉傳統的延續。

 
 
曼煎糕的製作流程
 

二戰之後,不曉得起於何時,坊間有了直徑小的平底鍋煎制的曼煎糕。小直徑的平底鍋比大鍋來得淺,煎出來的曼煎糕無須再切塊,出鍋就是一份了,照樣澆上碎花生、細砂糖,此時還多了殖民地社會常見的麵包油,還可加料撒上玉米粒。做好了攏合起來,厚度減半了,口感卻加倍,於是愈發受大人小孩的歡迎!後續的發展,就在這小曼煎糕上頭了:食客喜歡它薄度構成的爽口感,於是便往薄片的曼煎糕發展,喜歡厚一點或薄一些的,悉聽尊便。在小吃講求爽口多於飽腹的戰後經濟起飛年代,清脆的口感取代了原先一片充饑的飽足感,半月形的折合裡頭,添加了巧克力醬、肉鬆、乳酪、火腿、椰絲等等等等,新生代喜歡的新口味,都紹續成這舊傳統的新商機了。

 
 
小曼煎糕
 

在馬來半島,很多人也經常看到巫裔攤販在街邊銷售類似的小吃,他們管它叫Apong (Apom),或乾脆也叫Ban Chang Kuih(閩南音拼寫的曼煎糕)。Apong / Apom一詞源自南印度的Appam,後者在印裔食鋪依然是尋常早餐,是以米漿在砂鍋底部澆制,形成中心厚軟而周邊薄脆的特點,但口感淡而無味,須搭配佐料食用。巫裔攤販賣的Apong,其實跟華人攤販的小曼煎糕一似,他們說是源自印尼。按馬來西亞著名知食份子林金城的考查,這一巫裔攤販的小吃,確實源自蘇門答臘島的外島邦加島(Pulau Bangka),那裡的華人客家社區管這種小吃叫福佬粄;客家的“粄”即閩南人的“粿”也即是馬來語的kuih,冠以“福佬”之名,則標記此小吃源自閩南人了。這樣,印尼的Martabak Manis (Apong的另一種稱呼) 也是閩南滿煎糕經由客家人傳入當地,再穿過馬六甲海峽傳到馬來半島的巫裔社會,成為巫裔攤販日常銷售的早午小吃了。

馬來西亞街邊的Apong攤販
 

 

腳註:

 

1、林金城:《知食分子 1》(八打靈:木言社,2011年),頁179-180。

2、林金城:《知食分子 1》(八打靈:木言社,2011年),頁182-183。

 


 

參考資料:

 

1、林金城:《知食分子 1》(八打靈:木言社,2011年),頁179-180,182-183。

 

 

杜忠全博士(Dr. TOH Teong Chuan)

馬來西亞檳城人,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目前為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兼金寶校區系主任。
學術興趣為近現代漢傳佛教歷史與思想,兼及馬華民間文學與民俗。
出版有聯合主編《南洋華蹤》(中國社科出版社)、“老檳城”系列書寫專著逾10部。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