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5.09

 

佛跳牆:流傳百餘年,中華文化中「誠意最夠」的宴客好滋味!

 

「今年,媽媽我照樣準備了大家最愛的鹵豬腳、紅燒魚,還有…佛跳牆!」在中華文化裡,幾乎家家戶戶的年夜飯都有這幾道菜,其中,有「閩菜之王」美譽的佛跳牆,更是這場一年當中最澎湃的盛宴上,總被擺在正中央的重要菜色。

佛跳牆之所以能在名菜眾多的「閩菜」中,超越三杯雞、梅幹扣肉等,被尊為「閩菜之王」,不光是因為山珍海味俱足,更是因為備料與煮法繁複,耗時三天都不足為奇。

這道如此講究的料理最早是怎麼出現的?「佛跳牆」這饒富趣味的菜名又從何而來?讓我們把時空拉回清光緒年間福州一位官員家,那頓相傳是「佛跳牆」源起的飯局吧!

十多種食材煨出難忘滋味,最早名為「福壽全」

根據史書記載,清朝地方官制是各省設總督、巡撫管理軍民事務,往下則有「布政使」處理民政、財政等事宜。

清光緒年間,福州一位銀局官員在家中設宴款待布政使「周蓮」。為確保貴客吃得盡興,這位官員自然請廚師拿出壓箱寶。於是,廚師把雞、鴨等十多種食材放入酒罈燉煮多時,並在飯局上請周蓮一嘗。

周蓮品嘗後大為讚歎,詢問官員這道菜的名字。這位官員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美意,為之取名為「福壽全」。

那「佛跳牆」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呢?事實上,周蓮的廚師鄭春發在飯局後改良了這道菜,在後來的一場餐敘中,又拿來宴請重要賓客。賓客一吃同樣驚豔,當場吟詩:「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此後,人們才開始以「佛跳牆」稱呼這道菜。

食材、價位日漸多元,背後用心卻始終不變

佛跳牆一路從清代流傳下來,在閩南文化中都屬於相對名貴的料理。不只是因為它最早出現于官員餐宴中,也因為其制程始終費工:備齊雞、鴨、魚翅、鮑魚及豬肚等十多樣食材後,有的要炸、有的要長時間泡水,所有食材都處理好後,還要層層堆疊好再長時間燉煮。無論是宴客或只是煮給家人吃,這都是道「誠意夠」才能創造出的好滋味。

由於製作費工,所以一直以來,多數人會吃到佛跳牆的場合,不是在高級飯店,就是在年夜飯這類重要飯局上。不過近年,佛跳牆「包含山珍海味」且「名貴」的傳統定位逐漸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元的食材與價位。

以臺灣來說,除了因應素食風潮而出現以菇類、素料製成的「素佛跳牆」,更有出現「平價佛跳牆」,一碗只要新臺幣80元(約港幣20元)。

不過,無論佛跳牆在現代有多少「變形」,于中華文化而言,這碗制程總省不了心,而且總「端莊」裝在甕或盅裡的湯品,百餘年來不變的,還是料理者對於食材、及餐桌上等著享用的賓客與家人,那份至高無上的用心。

鐘敏瑜

曾任「經理人月刊」記者、「風傳媒」編輯,多年來持續努力在理性的論說文中兼容感性。
網路文章總瀏覽量逾1,700萬。現為線上課程內容製作,協助各領域講師深入淺出傳達專業內容。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