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3.26

 

粿條仔

 

在馬來西亞柔佛州(Johor)的首府新山(Johor Bahru),流行著一種讓即便熟悉華人飲食風格的老饕,亦會感到既似曾相識,又難免有幾分陌生的小吃——粿條仔。

在新山華人口中,“粿條仔”一詞,一般會以潮汕方言發音作“Kuey Tiaw Kia”,既指一種製作得比一般粿條更細薄的扁條狀米漿製品,也喻示著這座城市與潮汕移民及其飲食傳統的淵源。新山正式開埠于1855年,此前潮籍人士早已伴隨帆船貿易、資本與會黨組織,尤以經營甘蜜(Gambir)種植園之姿,陸續活躍於廖内群島、新加坡及馬來半島南部的柔佛。作爲柔佛首府,與新加坡隔海峽相望可及的新山,從開埠之初便肩負著行政中心與貿易樞紐的角色,自然也成爲潮籍人士的匯集之地,素有“小汕頭”之稱。因此,潮汕飲食的特徵也多少得以在這座人員往來頻繁的邊城味覺中延續,潮州糜、蒸鱼、卤鸭、各式糕粿等等,在此仍有其一席之地。

以上歷史文化脈絡,雖然賦予了粿條仔誕生於新山的土壤,然論其緣起,卻格外晚近。根據口述,祖籍潮安鹳巢乡、綽號“阿蛋”的張正和,在二戰結束后不久,開始在新山市區製作和售賣粿條仔:將燙熟的粿條仔,以事先用鹵汁勾兌好的黝黑湯頭澆灌,再將滷豬雑、滷豆腐、滷蛋等配菜另置小碟作餸,如此一來,奠定了新山粿條仔的基本形態。再後來,一小碟辣中略酸的辣椒醬開始成爲滷味的蘸料,進一步為粿條仔的味覺系譜,增添一抹南洋熱情。

明眼人大概能看出,上述吃法與另一種潮汕傳統小吃——粿汁(粿什)非常接近,區別主要在於後者使用的是片狀的粿汁,而非條狀的粿條仔。這看似細微的差異,卻足以構成了巨大的分水嶺。傳統粿汁在烹飪時,需要調入米漿,邊煮邊攪拌,待至盛上碗時,復淋上鹵汁,鹵汁與米漿相結合,形態與吃潮州粥糜有幾分相似;至於粿條仔則只需燙熟燙軟即可,省卻大量預煮的時間,同時灌注在粿條仔碗中的是事先與鹵汁勾兌好的湯頭,以致味道與口感都與傳統粿汁大相徑庭。

粿條仔在新山華人心目中也曾經是一款價廉味美的小吃。由於早年的豬内臟以及豆腐、鷄蛋等食材成本較低,加上粿條仔容易烹煮,上桌快速,滷湯鹹香味濃,使粿條仔相當開胃,即便不加餸,也可以一碗一碗地加點粿條仔直至吃飽。於是,兼具快捷、味濃、平價、易飽的特質,粿條仔很快便佔據了市井百姓及邊城過客的味蕾,成爲新山最具代表性的街邊小吃之一。

莫家浩博士

莫家浩,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馬來西亞華人歷史文化、地方治理與身份認同等。已出版著作包括《戰前報章有關柔佛古廟遊神文獻資料輯錄》及學術論文十餘篇。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