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5.24

 

酥皮蛋撻

 

吃蛋撻時常會遇到難題,究竟選牛油皮?還是選酥皮呢?每人心中自有答案,如果腸胃有空間,各選一隻也無妨。「撻」由英文Tart音譯過來,做法也是自西方傳入,只不過傳到廣州和香港,就有了在地的變化。

早期到茶樓飲茶,甜品會有酥皮蛋撻出現,蛋撻明明是港式食物,為什麼好像早就融入茶樓的餐牌當中。小時候當然不理解,後來翻查不同資料,慢慢就能解開酥皮蛋撻在茶樓出現之謎。

酥皮蛋撻其實最早見於廣州,廣州早期已是開放的通商港口,接觸各地文化,西方飲食文化亦隨之流傳到廣州。踏入二十世紀,廣州的飲茶文化愈來愈盛,茶樓的競爭愈見激烈。其中一種吸引食客的方法,就是點心款式要新,更換要快,迎合食客貪新的心理。

 點心師傅開始從西式食物中尋找創意,其中一款就是「撻」,師傅模仿的原型是西方的「吉士撻」(Custard tart)。點心師傅了解相關的製作方法,但礙於材料入貨和成本等問題,西式的撻不得不改用中式的食材和做法。

西式撻皮用牛油製,點心師傅就改用豬油製,這款中式酥皮早見於古代飲食文化,正正是用來製作各式酥餅。豬油起酥的方法,從古代流傳到現在,看中秋節時食用的「潮式月餅」,或到餐廳點的「蘿蔔絲酥餅」,都是運用這款傳統的酥皮。

撻皮問題解決了,還有餡料的部分,要想想如何改換。吉士撻的餡料,要用上牛奶、忌廉等材料,都是當時茶樓很少用上的,而且考慮到食材的成本,加上很難用來製作其他食物,所以不得不另想辦法。

刪除不選用的餡料後,就剩下雞蛋和糖,加水就能製成中式燉蛋,撻的內餡就換成點心師傅熟悉的方法。這款改換後的酥皮蛋撻,出現在當時茶樓的餐牌上。不少廣州的茶樓到香港開分店,加上粵式飲食文化的交流,酥皮蛋撻隨之跟隨飲茶文化來到香港。

1950年代,香港茶餐廳逐漸興起,將酥皮蛋撻,納入相鄰麵包店或包點部的餅食之中,所以茶餐廳、麵包店、茶樓都能看到酥皮蛋撻的蹤跡。現在的茶樓仍有出售酥皮蛋撻,部份會加入牛奶,或換成不同味道,甚至在上面加添燕窩。

酥皮蛋撻後來更多出現在茶餐廳,成為茶餐廳的標誌食物之一,亦伴隨茶餐廳到各地開設,逐漸為不同食客所認識。


 

參考資料

 

書籍

1. 蕭欣浩:《屋邨尋味記》(香港:萬里機構,2021年)。

 

蕭欣浩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一級講師。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香港志・飲食卷》撰稿小組成員,飲食文化研究者。
曾任法國餐廳大廚,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等。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