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12.29

 

蝦面:一道連接廈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美食紐帶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一道流行美食是黃色的麵條盛在用蝦頭、蝦殼和豬骨熬煮成的肉湯裡,在檳城叫做“福建面”,在新加坡則叫“蝦面”。這道美食源自廈門,中國南方福建省的一個港口城市,在那裡叫廈門蝦面。

廈門蝦面可能是在1830到1930年間隨著中國勞工南下到英屬馬來西亞的潮流而來。那時候,中國正處於動盪時期,而英屬馬來西亞正在蓬勃發展的港口、礦場和種植園急缺人力。福建移民走到哪裡,蝦面就隨他們傳到哪裡,而最終就屬新加坡和檳城流傳最廣。

該美食來自於廈門,它在吸收本地特色的同時保留了它源自廈門的精髓,那就是用蝦頭、蝦殼和豬骨熬煮的肉湯。雖然今天仍然能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看到廈門蝦面的原貌,實際上,它已經完全成為這兩個國家的一地道道街頭主食。

有趣的是,儘管今天還能在廈門找到廈門蝦面,但它的流行程度根本不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這兩個國家蝦面已經是無處不在了。在廈門,蝦面不過是夏天流行的一道時令美食,而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它則是整年都會流行。

孔子說過,“不時,不食”,意思是“不要吃不合時宜的食物”。在廈門,蝦只有在夏天是最肥美和最豐富。因此,廈門蝦面也被稱做“夏面”。廈門人喜歡採用的蝦是須赤蝦,也叫狗蝦。而在檳城,用的最多的則是九節蝦和沙羅蝦。新加坡更多是用紅腿蝦和沙羅蝦。

檳城百分之六十的華人是福建人,因此這個面被簡稱做“福建面“,是島上的代表性街頭食物。新加坡百分之四十的華人來自于福建,而蝦面可以在大多數攤販中心和咖啡店裡找到。還有一些餐館專賣蝦面,生意興隆。

在廈門,蝦面的招牌肉湯是用蝦頭、蝦殼以及豬骨熬煮而成的,有時候豬骨會換成雞骨。做法是將蝦頭和蝦殼放入鍋裡爆香,然後再加水熬煮幾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湯汁濃味鮮,倒入裝有漂白的黃色麵條的碗裡。廈門常見的配料有蝦、蝦籽、叉燒、豬小腸和瘦肉絲。通常上面還會撒上香菜末和切碎的蒜粒做最後的提味,給蝦面增加一絲辣味。

新加坡的蝦面做法大致和廈門差不多,也是用蝦頭、蝦殼和豬骨熬湯。同時會加上醬油、魚露等調味品來提升蝦湯的甲殼類動物鮮味。每一個蝦面攤位或者餐館都有自己的“秘方”,主要是在蝦頭、蝦殼、豬骨、雞骨、醬汁、糖以及其他類似魷魚和鯷魚幹這樣的配料的比例上有所變化。

新加坡的蝦麵湯從僅僅有蝦到以豬肉為主不等,但蝦總是有的。現在,最流行的蝦湯裡蝦和豬肉比例適當,這樣熬出的湯汁因為溶於其中的豬肉骨髓和肉皮而非常濃稠。受歡迎的配料主要是又大又鮮的蝦和豬骨或豬尾。配大龍蝦和小龍蝦的版本也受到大眾的好評,尤其是在年輕人群體中。

在檳城,蝦和豬骨同樣是蝦麵湯的靈魂,但人們也經常在做的過程中直接加入三峇醬。三峇醬是一種用發酵的蝦醬(也稱作馬來幹)和幹辣椒以及鮮辣椒製成的醬。除了漂白黃面和豆芽外,檳城蝦面總是會放通菜,又稱作水菠菜。基本的配料包括蝦、豬肉片、魚糕片和水煮蛋。可選料還有脆皮豬腩、 燉豬蹄、豬腸以及魚丸什麼的。檳城蝦面傳遍整個馬來西亞,成為遍及柔佛巴魯到吉隆玻的蝦面的主要品種。因此在馬來西亞檳城以外的地方,這種蝦面都叫做檳城蝦面。

廈門蝦面來到南洋已有一個世紀之久。就像把它帶入英屬馬來西亞的福建移民,這道小吃已經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紮下根,並通過吸收本地特色而遍地開花。不管它怎麼演變,甚至在有些地方外觀看起來已經有些不同,但它的核心部分仍然保持不變,還是用蝦頭和蝦殼熬成的湯,並因此而與它的發源地廈門保持著連接。當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廈門人嘗到不同版本的蝦面時,他們會感覺到這根在時間流逝中一直保持著彈性的紐帶。

梅天成先生(Johor Kaki)

梅天成先生通過研究美食來瞭解民族、地方、移民與社會的歷史,尤其是在海洋東南亞
梅先生也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其他國家的電視、廣播、印刷與社交媒體做出了貢獻。
他在2016年出版了《与“柔佛好友”尋找美食》(Find Dining with Johor Kaki ),這是一本關於柔佛州(馬來西亞)的食物與傳統小販 的指南。
梅先生開展了美食之旅、公共講座,並在高等院校進行了關於飲食文化和歷史的演講。在他的國際獲獎博客上(johorkaki.blogspot.com),梅先生會定期分享他的研究和飲食与旅行經驗。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