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1.25

 

節氣——茶的時空密碼

 

談起二十四節氣,人們都稱它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大發明”,不僅是因為其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更因為它是萬物生長的“掌控者”。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起源于黃河流域。“始于立春,終於大寒”,可見先民們很早就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並指導實踐,推動耕作。萬物在不同的時令競相生長,茶也不例外,茶字拆開來看,就是“人在草木間”,它在提醒我們喝茶要符合天地輪回的道理。如果將時間簡單的劃分為春、夏、秋、冬,那麼茶的採制時令也一一對應。

茶樹們經過冬季的“休眠”,春季積蓄了充沛的能量,將枝幹養的肥碩,春茶芽葉飽滿色翠綠,葉質鮮嫩富含氨基酸,造就了春茶香氣馥鬱滋味鮮爽。宋代詩人李複(1052-?)曾用“春茶自造始開嘗,色味甘新氣芬馥”描述春茶的絕佳滋味。

春茶的採摘一般分為三季,最嫩最好的一季是早春或清明前採摘的茶葉,也叫明前茶,採摘時間為3月下旬至清明,第二季是從清明持續到穀雨,第三季則是穀雨一直採摘到夏至。春茶採摘的主要是綠茶,例如碧螺春、龍井、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竹葉青等。

碧螺春(左上)、龍井(右上)、太平猴魁(左下)與竹葉青(右下)

夏茶的採摘時間一般為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由於夏季天氣炎熱雨量大,芽葉生長迅速,這使得溶解在茶湯中的浸出物含量相對較少,芽葉中氨基酸含量較低。

秋茶為秋分前後採制的茶,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間採摘,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晝夜溫差大濕度低,悶熱氣候有所收斂,茶樹葉片有所增厚,內在密度加強,茶葉中芳香物質能更多的得到保存,茶湯有‘春水秋香’之說。烏龍茶就是秋茶的代表之一,例如鐵觀音、武夷岩茶、臺灣烏龍等。

可見季節中都有著豐富的茶資源,人們的選擇也因此具有了多樣性,與歐美國家的飲茶文化不同。受茶葉種類的限制,他們在選擇茶品的時候會更側重於茶的口味本身。而在我國人們的飲茶選擇更多地受節氣、地域、文化、習俗、健康、價格等多重因素影響,其中以節氣的影響最為顯著,那麼如何在合適的節氣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呢?

節氣的變化往往會導致健康、情緒、思維的不同。立春時天地陽氣生髮,人們易感憂鬱,這時適合喝一杯茉莉花茶,因為茉莉花有理氣開鬱、清肝明目的作用。茉莉花來源於異國他鄉,在漢代從印度傳到廣州福建一帶開始種植。朱權(1378-1448)《茶譜》記載,“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將蓓蕾數枚投於甌內罨之。意思是沒有比這三種花與茶結合更好了。幾個花放在小盤中,用茶葉把小花蓋住。”這是茉莉花與茶跨時空的美好遇見,也是薰制茶的開啟。清朝咸豐年間(1831-1861),飲用茉莉花茶最為鼎盛。一是清貴族對茉莉香氣鼻煙壺的偏愛。二是因為北方的古代井水苦澀,水質較硬,茉莉花茶落入水中,從此改變了水的味道。北方人對茉莉花茶的喜愛一直延續到現在,不亞於現在的時尚單品奶茶。

茉莉花茶

作為老北京人,老舍先生(1899-1966)同樣喜愛茉莉花茶,他喜歡一邊寫作,一邊備上一杯氤氳的茉莉花茶。老舍曾去冰心(1900-1999)家討茶喝。冰心用上好的茉莉花茶招待老舍,試想,在北京的老舍茶館中,用明代藍白蓋碗品嘗一杯茉莉花茶,感受著時代變遷給老茶館帶來的滄桑感,但恍惚間這種滄桑感已在茉莉花的香氣中化解開來,這種感覺豈不美哉?

立夏時節茶品的選擇十分有趣,因其需要考慮到地域環境的差異,如在廣西等地天氣悶熱,人體內濕氣較大,六堡茶清熱去濕的功效,非常適合當地人飲用。而此時,北方的氣候更適合飲用太平猴魁,因其含有強效的抗氧化劑及維生素C,能夠讓人們在春夏交替時保持一份愉快平和的心情。到了大暑容易心生煩躁,一杯祁門紅茶中所含的咖啡鹼和茶黃素、茶紅素能興奮神經中樞,集中注意力。

立秋至秋分時,氣溫逐日下降,人們宜飲用漳平水仙、鐵觀音等芬芳中和的茶葉來潤肺生津、健脾養胃。鐵觀音是一種半發酵茶,屬於青茶,也就是烏龍茶。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素有“七泡有餘香”之美譽。鐵觀音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在南岩山麓,一位退隱打獵的將軍烏龍在上山採茶,背著滿是茶青的竹簍在山坡上追趕獵物時,無意發明搖青工藝及發酵工藝,做出的茶香氣更足,味更甘醇。用此工藝做的茶大家便叫做烏龍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生卒年不詳)奉召赴京拜謁禮部侍郎方苞(1668-1749),攜茶相贈。方苞品後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1711-1799),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鐵觀音就此得名。嗅著青花瓷玉蘭杯中悠悠的蘭香,猶如身在鳥語花香的鐘靈毓秀之處,身心安寧。鏡頭裡,對著青黛色的遠山,沙沙的細雨,竟然好像寒冬飄灑的雪。

祁門紅茶(左)與六堡茶(右)

在立冬至冬至時節,氣溫加速下降,此時茶品的選擇應當有人群的區分,對於中老年人而言,熟普茶性溫厚,對胃的刺激很小,有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年輕人則可以選擇廣西六堡茶,其經過深度發酵,可以在飽餐之後助力消化。

從一開始街頭販茶的姥姥到初具一定商業規模的茶館,從日常隨手拈來的一杯茶到專業茶舍中的優美體驗,人們對於茶品的選擇並不需要完全按照節氣規律,且古代節氣與現代節氣也不完全一致,茶的好壞需要用心去體會,節氣只是一個輔助的判斷。寫字樓中的上班族、走街串巷的外賣小哥、金融街的白領們對茶的定義和感受也不盡相同,正如茅臺瑞幸一樣,或許我們應當用多彩的標準看待茶葉,借助茶這個載體,打破時空的界限,與古人、自己對話,更多的從自身需要出發,在節氣更迭中遇見適合自己的那一杯茶。


 

參考資料

 

書籍

1.陳宗懋:《中國茶葉大辭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

趙晨宏

關聖誕生地、清涼五台山——山西——我的故鄉
專業,室內設計。
職業,從事美術教學多年。
愛茶,沏茶,品茶,傳茶,以及茶文化。
鍾情攝影,不同視角看世界,拍有質感的風景,過有溫度的生活。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