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11.29

 

茶與儒釋道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荼”就是早期的茶,當時的茶主要用途是藥用,部分地區也有作為飲品的習慣。歷史長河中很多有名的記載,例如《神農本草經》中所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以及《茶經》中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後至唐代陸羽(733-804),注《茶經》,從器、具、造、飲、事等多方面對茶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茶文化。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共同構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基石,隨著時間的推移,儒、釋、道深深的影響和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儒家說:“大人者,此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 道家說:“寧靜致遠,道法自然。” 佛家說:“茶禪一味, 梵我一如。” 這便是人與自然的聯繫,人發現茶的妙處,通於天地,而後自我昇華。

從表面來看,儒、釋、道各家都有自己關於茶的一套理論。儒家以茶會友,講求通過茶文化溝通人與人,建立合適的人際關係,茶文化入世;道家品茗更喜感悟自然,尋求人與自然渾然一體,追求自我精神和身體的昇華;佛家經典的“茶禪一味”旨在明心見性,以茶悟禪,講求供奉如來,修自我、斷煩惱、得自在。三家各有獨特的意境色彩,但是我們探索其茶精神,可以發現三家茶文化有一個共同的訴求:和諧。儒家與世俗和諧、道家與自我和諧、佛家與信仰和諧。

在晚唐時期,有一個“苦口師”的典故,極其形象,生動,有趣。吳越宰相皮光業(877-943)幼年聰慧,有一次他的表兄請他品嘗新鮮的柑橘,並設宴招待。有很多的朝廷達官顯貴都來參加宴席,人們一邊高談闊論,促進感情,一邊品嘗著極其豐盛的筵席。可皮光業到來後,不顧杯中準備好的美酒,直呼僕從趕緊奉茶,僕人只要先端來一大甌茶,皮光業一邊飲茶一邊即興吟道:“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 此後茶便有了“苦口師”的雅稱,而年輕的皮光業也隨之名聲大噪。這個典故便是典型的儒家茶文化特點,以茶為媒,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吃茶去”是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語,但在佛家中卻是獨特的禪性法語。唐代趙州觀音寺有一位人稱“趙州古佛”的從諗法師,醉心于茶,也喜歡用茶打機鋒。據《指月錄》記載: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什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禪宗講究頓悟,認為平常的言行中也蘊藏著真諦。茶對佛教徒而言,是普通的日常飲品。因而,從諗禪師以“吃茶去”作為悟道的機鋒語,以茶悟禪。

道家不僅僅喜歡以茶養生,而且非常熱衷於在其居住地種茶樹,追求順應自然,這便是著名的道家洞天福地。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而這些洞天福地恰恰也是產茶的好地方,比如道教聖地青城山早在唐朝便出產秘制的“洞天貢茶”。現代名茶大紅袍也是產自於道教名山——武夷山。

現在常用于泡茶的蓋碗也被稱為三才碗,正是取自於道家的天人合一,杯蓋為天,杯身為人,杯托為地,暗示天地人合。現代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精華,而其中儒家思想作為主體。

以儒家的中庸文化作為前提,清醒、熱情、包容和親和構成了儒家茶道文化的基調。我們已經習慣於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的氛圍,增進感情。中國茶道也體現了儒家中溫、良、恭、儉、讓精神。並予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日常茶飲中。

縱觀歷史千年,茶的影響也可有百年,唐代的煎茶,宋代的點,明清時期的泡茶。雖有各種滋味,但是可見茶的文化也是每一個歷史時期文化的體現。儒家的文化可觀茶禮,道家的文化可品茶藝,佛家的文化可見茶藝。所有這些云云,都可以總結出:古今之間,我們品的是一杯茶,頓悟的確是人生萬象。

一杯茶,一片天,于你於我,也是精神的慰藉,也是文化的傳承,亦或是文明的尺規與見證。

趙晨宏

關聖誕生地、清涼五台山——山西——我的故鄉
專業,室內設計。
職業,從事美術教學多年。
愛茶,沏茶,品茶,傳茶,以及茶文化。
鍾情攝影,不同視角看世界,拍有質感的風景,過有溫度的生活。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