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方式
中國幾千年的飲茶方式,對於茶葉的認識也在不斷的變化,隨著朝代的更迭飲茶方式變化,多民族方式多樣、以及氣候地理不同,從發現茶到現在形成了不同的飲茶方式。
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採集鮮葉在鍋中烹煮成羹湯而食,像煮中藥一樣,連葉帶湯一起食用。滋味苦澀可當藥用 。當時食物短缺,茶葉作為食物果脯為先,同時藥用。
春秋時代
茶葉作為蔬菜與煮菜飯相同,飯菜調和降低苦澀味還是有苦,所以叫苦菜。
秦漢時期
採用新穎加工,改變了原來的味道,魏徵其《廣雅》記載,採鮮葉成餅狀,炭火烤變色,泡茶方式是搗成碎末,放入瓷壺並註入沸水,加上蔥薑調味此為烹飲方式,就如燒菜湯一樣在茶葉里摻入其他的食物,目的還是中和苦澀味,可待客可藥用。
唐代初期
世人煮茶加蔥,姜,棗,薄荷調味,以掩蓋青草氣。
陸羽提出,將茶葉中的調味去除,只留鹽。奠定了唐代的煮茶和烹茶基本相同,都用大鍋煮。煮茶三沸, 一沸加鹽,二沸煮茶,加水一瓢。用夾竹環激湯心,稍頃倒入茶粉, 稍沸騰止沸靜置,出湯入茶碗,不能三沸茶湯會老。
二沸加一瓢水讓我想起家裡煮餃子時,水大沸時餃子會變得鼓鼓的,加入一瓢水瞬間扁扁的,不讓餃子太沸騰破皮,小沸煮長一點時間,餃子皮熱脹冷縮變得有筋道爽口。唐煮茶、現在煮餃子加一瓢水,一個鮮一個有筋道。
北宋
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督造皇家專用茶"龍團鳳餅,"用極嫩的茶芽做餅。
宋仁宗真愛龍團茶,不輕易給大臣賜茶,只有每年南郊祭天地的大禮中,中書省和樞密院兩院中各有4位大臣才共賜一餅。十餅一斤(十六兩),一餅一兩六錢分八份,每份僅有二錢重,根本捨不得喝,當做傳家珍寶。偶爾拿茶給貴賓觀賞也是極大的禮遇。歐陽修做官20年才被賜一餅小龍團貢茶。
宋朝,茶湯已經不加鹽,重視原有的香味色澤,茶湯尚白。點茶時強調水沸的程度,稱"候湯"。湯未熟則沫浮,湯過熟茶沉,掌握水沸的程度,才能點出茶的色、香、味。
宋飲茶方式的審美高度達到極致,先將茶餅碾成細細的粉末,用沸水沖點茶,用茶筅快速出擊,茶水充分交融。宋十分流行鬥茶,而且環節非常的講究。
明清 散泡
明太祖朱元璋廢龍團改散泡,散泡又叫撮泡,專業名稱叫瀹飲。團茶繁雜,散泡方法簡單快捷,飲茶普及。
陳師《茶考》載,"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
團茶製作繁雜昂貴,散泡方法簡單快捷,使飲茶風尚普及。製茶飲茶的方式變簡單,更講究茶湯的真味。
明代有藝術氣息的茶寮文化興盛,茶寮飲茶的小室或小屋。
文震亨在長物誌中說:"均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注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
明清至今飲茶方式一直延用散泡法,自然簡約,返璞歸真。廈門、廣州喝茶考究廣泛,廣州潮汕有專用茶器"潮汕四寶。”
如今,飲茶的方式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遷,中國泡茶方式豐富多彩。用瓷壺泡溫暖的紅茶,用盞泡泡一根根如針的白毫銀針,用潮汕四寶泡花香四溢的鳳凰單叢茶……。
陳繼儒說,"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三五好友約茶,有時用同一款茶不同手法泡茶,有時用不同的器泡同一款茶。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請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