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2.12.06

 

中國古典詩文所載魚膾的作法及典故

 

時人稱為「生魚片」的魚膾,其定義見於《禮記·少儀》:「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 1握持鮮活的牛、羊和魚宰割,細切後的生肉便稱作膾。早於先秦時期,已有文獻記載中國人食用魚膾的風俗,正如《詩經》記載周朝大將尹吉甫(前852-前775)出軍征伐玁狁獲得勝利,克成鴻業,軍事後勤張仲(生卒年不詳)及其他戰友受邀出席慶功宴,主菜是燒甲魚和鮮鯉魚片。2《論語》、《儀禮》、《禮記》記載在春秋時期,魚膾宜切得薄如蟬翼,伴隨芥醬與蔥一併享用。3這裡的芥醬並非山葵,而是把擣碎的芥子,細篩取屑,經多番熟煮以去除苦澀味,再用微火攪拌加熱後製作而成的醬。 4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魚膾的味道及醬料的要求越趨講究,《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另外一種醬——「八和齏」的做法,那是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黃、粳米飯、鹽、醋八種材料製成的,5醬的製作過程繁瑣複雜,旨在減少苦澀、辛辣、酸等過度刺激的味道,而突出橘的香、栗子的甜,締造具有層次、細緻、諧和而富有驚喜的滋味。橘皮有提鮮、增添香氣與甜美味道的作用,且與油潤、色澤鮮麗的魚膾並置時,美觀得堪稱「金齏玉膾」,因此唐人沿襲並喜愛這種食用方法。李群玉(?-862)〈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更勞霜橘助芳鮮」、王昌齡(698-755)〈送程六〉「青魚雪落鱠橙虀」便是對魚膾及醬料外觀與味道的盛讚。與魚膾並食的還有蓴菜,那是荷花沉沒在水中旋捲、尚未展開的新葉,透明粘液包裹葉片,質感順滑,味道清新。《齊民要術》指出作為菜羹,蓴菜此食材是首選。 6此羹宜加入細切的魚肉,並以豉、鹽以調味,令菜與魚肉鮮甜嫩滑的味道相得益彰,是吳中(今江浙一帶)的名菜。南朝《世説新語》記載張翰(生卒年不詳)在洛陽任官時,正是因為思念吳中的蓴菜羹與鱸魚膾,使他領悟到人生貴在順心愉快,不應為著功名利祿而離家千里,於是命人駕車回鄉7,可見魚膾及蓴菜不但在味道上乃天作之合,其獨特的美味激發遊子思鄉之情懷。


配以橙子的魚膾
 

到了唐代,享用魚膾成為了時代風尚,花蕊夫人徐氏(?-976)〈宮詞〉記述,她因著迷於魚膾的新鮮肥美,再三催促打魚人進獻鮮魚膾。8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代著名詩人杜甫(712-770)、白居易(772-846)等,均緊隨飲食潮流的步伐,紛紛寫下詩篇,記錄魚膾切割之精細、食物配搭與享用感受,如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描繪何將軍招待杜甫的其中一種菜餚,是採用猶如銀絲的鮮鯽膾,拌和香芹而煮成的菜羹;9〈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形容魚膾晶瑩亮麗,猶如無聲散落的雪花,魚嘴被剁至春蔥貌;10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書寫魚鱠被細切成絲狀,菜羹裡的蓴絲嫩滑柔軟;11〈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記述他享用魚鱠時,沾上芥醬作調味,12與以鹽豉調味的蓴菜羹是絕配;〈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寫道紅魚膾被細切成絲,與紫筍茶相配食用。13以上描述均反映唐人傾向保留魚膾的傳統吃法,然而配搭魚膾的食物與飲料的種類比前朝多元。此外,唐人喜以張翰「蓴鱸之思」的典故入詩,白居易〈寄楊六侍郎〉「秋風一箸鱸魚鱠,張翰搖頭喚不回」及岑參(715-770)〈送張祕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鱸鱠賸堪憶,蓴羹殊可餐」等,便是通過此典故表思鄉賦歸的期望或情思,使魚膾文化的傳承,超越烹調方法的層面,提升至精神思想上的層面。

魚膾可配雜菜食用 傳統食法流傳至今
魚膾亦可配米飯食用

至於魚膾的嘗鮮風尚及作法東傳日本的問題也是相當有趣的,根據現存的日本典籍,首次記載日本人食用「刺身」的文獻,是應永六年(公元1399年)的「鈴鹿家記」。其中一句「指身鯉イリ酒ワサビ」,反映當時日本人吃的是鯉魚刺身,配合酒和芥末一併享用。魚類的選擇、食物的配搭以至食用方法,與唐代(公元618-907)的十分相似。

日本刺身
 

撰於公元681-720年的《日本書紀》卷七記載,「膳臣遠祖名磐鹿六鴈、以蒲爲手繦、白蛤爲膾而進之」,可見日本人當時有食用「膾」的文化——儘管這裡的膾,屬四角蛤蜊的鮮肉。而《大辭林》裡「膾」字的含義,為「魚や貝,あるいは獣の生肉を細かく切ったもの」,即魚、貝類和野獸等生肉被切得很細,14與中國「膾」的字義一致。以上種種文獻足證,中日兩地食用魚膾的文化之相似絕非巧合,以現存中日典籍對於「膾」的記載的先後序次看來,日本的「刺身」極有可能從中國「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而魚膾的食用方式東傳的具體朝代,普遍被認為是公元630-894年,日本實行「大化改新」,多次派「遣大唐大使」來唐,在中國盛唐時期政治、經濟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進行觀摩交流之時。《日本書記》卷第廿二載,唐客亦曾入京,帶備「國信物、置於庭中」,日本諸王曾多次在朝廷上招待來自大唐的賓客,食用魚膾的風尚或通過此機緣得以東傳。15

賈思勰(生卒年不詳):《齊民要術》,收入 王雲五(1888-1979)主編:《萬有文庫:第一集一千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齊民要術記載八和齏的製作方法
 
齊民要術記載芥醬的製作方法
 

 

腳註:

 

1. 孫希旦(1736-1784)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頁951。

2. 《詩經·小雅·六月》:「飲御諸友、炰龞膾鯉。」

3. 《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得其醬,不食」。《儀禮·公食大夫禮》: 「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醬,魚膾。」、《禮記·內則》:「凡膾,春用蔥,秋用芥。」

4. 賈思勰(生卒年不詳):《齊民要術》,收入 王雲五(1888-1979)主編:《萬有文庫:第一集一千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頁29-30。「《食經》作芥子醬法,熟擣芥子,細篩取屑,著甌裏,蟹眼湯洗之。澄去上清後洗之。如此三過而失其苦。微火上攪之,少熇,覆甌瓦上,以灰圍甌邊。一宿即成。以薄酢解,厚薄任意。」

5. 同上,頁29-30。

6. 同上,頁36。「食膾魚蓴羹:第七十六,食膾魚蓴羹:芼羹之菜,蓴為第一。」

7. 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鑑》: 「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蓴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8. 花蕊夫人徐氏《宮詞》:「廚船進食簇時新,侍宴無非列近臣。日午殿頭宣索鱠,隔花催喚打魚人。」

9. 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10. 杜甫《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蔥。」

11. 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鱠縷鮮仍細,蓴絲滑且柔。」

12.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魚鱠芥醬調,水葵鹽豉絮。」

13. 白居易《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茶香飄紫筍,膾縷落紅鱗。」

14. 〈膾、鱠〉,広辞苑無料検索

(https://sakura-paris.org/dict/%E5%A4%A7%E8%BE%9E%E6%9E%97/prefix/%E8%86%BE)(瀏覽日期2022年4月9日)。

15. 〈日本書紀〉,日本書紀全文檢索(http://www.seisaku.bz/shoki_index.html)(瀏覽日期2022年4月9日)。

 

 

參考資料:

 

書籍

1. 孫希旦(1736-1784)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頁951。

2. 賈思勰(生卒年不詳):《齊民要術》,收入 王雲五(1888-1979)主編:《萬有文庫:第一集一千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頁20-30、36。

 

電子資源

1. 〈膾、鱠〉,広辞苑無料検索

(https://sakura-paris.org/dict/%E5%A4%A7%E8%BE%9E%E6%9E%97/prefix/%E8%86%BE)(瀏覽日期2022年4月9日)。

2. 〈日本書紀〉,日本書紀全文檢索(http://www.seisaku.bz/shoki_index.html)(瀏覽日期2022年4月9日)。

伍鈞鈞博士

復旦大學文學碩士、中山大學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語言教學]
主要研究領域為杜甫及其詩文研究、唐代士人生活風尚、唐代詩文與詩文批評、唐五代小說等。
任教科目包括:李白杜甫詩、唐宋文、唐宋文學地理研究、中國文學與正向人生等。學術論文見於《國學研究》、《古典文學知識》、《中國文化研究》、《馬大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等學刊。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

伍博士,多謝分享魚膾的淵源!
☺️🙏👍🌟

#1

Chi Seng Pun

06-02-2023 16:02:10

伍博士,多謝分享魚膾的淵源!
☺️🙏👍🌟

#2

Chi Seng Pun

06-02-2023 16:02:09

伍博士,多謝分享魚膾的淵源!
☺️🙏👍🌟

#3

Chi Seng Pun

06-02-2023 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