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1.04

 

道德的自律與他律

 

從生物學角度看,人是動物,但人不僅是動物,他或她有異於其它物種。在今天,不同學科的專家各以不同的角度指出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性,如人是「語言」的動物、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是「智慧」的動物等。中國的孟子(前372-前298)則以「人禽之辨」闡釋這問題,而人與動物之所以有異,其區別在於人具有「道德意識」。


 

我們會同情、憐憫別人,又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悔咎,這可以說是道德意識的流露。然而,為何人類會有道德意識或道德行為。西方研究道德哲學的專家,尤其是採取發展心理學角度的,一般會透過認知發展的過程,解釋人所以有道德意識及道德行為,是來自後天的家庭、學校以至社會的教化。簡言之,這是「他律道德」的論調,認為人的道德判斷受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或規條所支配。而隨著人的成長,道德意識及道德規條內化,道德行為的確立會由外在的「他律」漸趨轉變為內在的「自律」。

反之,孟子所揭櫫的卻是「自律道德」,認為只有自律道德才能彰顯人之所以為人的真正價值,以及道德行為的莊嚴性。那麼,究竟何謂「自律道德」? 孟子以一個著名的例子解說,他說假若我們忽然看到一個幼童要掉進水井,任何人都會驚駭與擔憂,並立刻想拯救他。這種救人的意識當下的出現,沒絲毫猶豫,它並不是為了要和這小孩的父母攀結交情,也不是想在地區上博取好聲譽。這行動是完全沒有考慮到任何的外在條件、因素或利益,而是直截完全發自於自己內在的意識。孟子稱之為「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惻隱就是憐恤別人,而不忍人則是不忍心別人受苦。


 

這自發的「不忍人之心」並不是來自任何外在的強制,而是基於我們內在道德主宰的呈現,這主宰就是孟子提出的「良知良能」,亦即是今天人所共知的「良心」。換言之,我們所有的道德行為純粹是由自己的良心所發動的,絶非由外在的規條、訓示,以至外在的對象及目的所導致。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進一步說,仁發動及呈現於每一當下的情境中,是內在的、自覺的,而不必向外求的。是以,我們應該保持覺醒,時時刻刻回應外界而發動仁心的作用。故道德是內發的自律,不是他律。仁心及良知隨時呈現,一念自覺就能當下挺立,作道德行動的主宰,這就是「自律道德」的關鍵。


 

大家試想每當您孝順父母、扶助弱困,甚至見義勇為的時候,請切實反思一下您是基於什麼原因而作出上述的行為。若您真確明白自己並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直截出自內心的不容已之情。這不容已迫使您不得不這樣做,若是真的如此,您就領悟到何謂「自律道德」的真義了。總結而言,道德的自律,始于道德意識的自覺,成于道德行為的自主。引而長之,「自律」是不可或缺的人格素質,既是一種自愛、也是一種承擔、更是內在意志的體現。而凡是成功人士,都是高度自律的。

周國良博士

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博士,現職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中文教學部副主任及經史與思想專業統籌
研究興趣包括中國哲學、當代新儒學、西方哲學及文論。
專著《形構之理與存在之理-戴震、朱子、孟子所言之理及道德形態之比較研究》,論文散見其他學術刊物。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