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12.06

 

大雪:地凍何妨思飛揚

 

此前的「立冬」文稿中,筆者以「萬物靜默待春歸」為副標題。或許有些讀者難免疑惑:冬季剛剛開始,為何就翹首「待春歸」呢?在此簡略交代原委:當時寫作的本意,主要是想在越來越寒冷的日子裡,為有緣相聚於「陸國權中華文化傳承研究基金網站」的朋友們,獻上一瓣心香,以無聲文字,敬呈美好祝福。如今再回頭仔細想想,又發現有關冬天的記載或歌詠,本來就不缺春天的倩影。我們很熟悉的英國詩人雪萊(P.B. Shelley,1792-1822)〈西風頌〉就這樣歌唱:「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呵,春日怎能遙遠?」(查良錚譯文)南宋詩壇名家楊萬里(1127-1206)〈晚望二首〉其一則這樣說:「月是小春春未生,節名大雪雪何曾。」前一句寫孟冬十月,此時春天尚未到來,卻雅稱「小春月」——這是因為立冬與小雪兩個節氣之間,氣候常有回暖現象,容易給人帶來類似春天的感覺,所以農曆十月又名「小陽春」,簡稱「小春」。很顯然,由於冬天氣候寒冷,反而更容易激發人們對於春天的嚮往,這符合一般心理規律。

上引楊萬里(1127-1206)詩第二句寫「大雪」節氣,意思是這個節氣的名稱與實際氣候未必相符——名叫「大雪」,但未必下雪,更不一定下很大的雪。這一點,現代學者是這樣解釋的:「大雪」與「小雪」一樣,都屬於傳統節氣文化系統中的氣候概念,不完全等同於氣象學上強度比較大的降雪現象。不過,由於此時溫度更低,下雪概率也會增大,所以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作為十一月開端的大雪節氣,「至此而雪盛也」,盛,有大的意思,也有頻繁、繁多的意思。從一些流行的民諺看,大雪節氣意味著天氣更加寒冷,一樣激發人們有關春天的思緒,譬如:「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些例子說明,冬、春季節不同,節氣名目有別,然而,既然都是陰陽二氣流轉變化所致,時在冬天而聯想到春天,很能體現古人本乎自然的整體性系統思維特點。

談到思維問題,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廣受熱議的一件事。某著名城市一位小學語文科目教師,在某次測試中擬訂了這樣一道題:「冰雪融化了以後是什麼?」據說大部分學生寫的是「水」,符合標準答案;但有一個學生寫了「春天」,被視為錯誤回答。這不是自然科學類科目,認為冬天冰雪融化後,春天就來了,為何就算是錯誤的呢?南朝謝惠連(397-433)創作的名篇〈雪賦〉,早就這樣說過:「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於陽春?」——有誰見過冬天的白雪,能夠閃耀於三月的春光裡呢?這一疑問句的言外之意,不就是「冬雪化了是春天」嗎?靈活的思維方式往往蘊含著人文智慧的光輝,學習傳統文化,或許有助於我們拓展想象空間,提升創新能力。

關於冬雪與春天景致的關聯性,無妨再舉一例。《世說新語·言語》篇載,某日下雪天,謝安(320-385)組織家族子弟集會,講論詩文。後來,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提出一個問題:「白雪紛紛何所似?」他的侄兒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而他的姪女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她用春天飄舞的柳絮,形容冬天的飛雪,自然更有韻致,想像力也更顯豐富,得到了謝安的高度讚賞,「公大笑樂」。從此以後,「柳絮」作為一個典故,往往用來比喻雪花,也借指才女或佳句。

這篇小文寫於農業勞動者相對清閒的時節,基本不涉及田間地頭的辛勞,也不涉及飲食民俗,重點只在冬季與春天的種種關聯。這些例子說明:適當關注寒冷季節與溫暖歲月的關係,或許能夠在沉寂中給我們內心帶來光明與希望,更有助於拓展思維、飛升想象,領略四季節律的輪迴動態之美。人生曼妙,離不開一呼一吸的基本節奏;宇宙奧妙,又如何離得開週而復始的節氣流轉?


 

參考資料

 

書籍

1. 余嘉錫(1884-1955)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131。

2. 吳之振(1640-1717)等選,管庭芳、蔣光煦補:《宋詩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2053。

3. (英)雪萊(P.B. Shelley,1792-1822)著,查良錚譯:《雪萊抒情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頁76。

4. 蕭統(501-531)編,張啟成、徐達等譯註:《文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753。

 

陳允鋒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學術興趣主要在於中國古典文論、《文心雕龍》、唐代詩學,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學術專著6部。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