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春節而是年
馬來西亞華人多源自華南,主要的南來時段自19世紀直到20世紀中葉間。華人南遷,文化也南來,逢年過節的民俗也隨之南傳與延續。以農曆年而言,迄今依然是華人社會一年裡頭最盛大的民俗節日。
民國以降,官方以西曆的1月1日為元旦,但馬來亞華人社會早在晚清時期即大致形成;儘管英國殖民當局早認定西曆元旦,但華民依然大事慶祝自己的農曆元旦。因此,即使經歷了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的一系列變遷,包括馬來(西)亞脫離英殖民而獨立建國,華人民俗裡的“年”,依然以農曆為准,其中的大部分細節,也都自原鄉傳延而來,並且祖祖輩輩傳承不輟。
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大年氛圍,自步入臘月了北風臘味上市即開始醞釀。這之後,自華南海運而來的甜柑陸續上市;除了超級市場和水果攤,也會有臨時搭建的棚子,專門銷售以年柑為主的過年物品。這些年柑,在20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主要是來自潮汕地區的蕉柑;21世紀前後以迄今日,年柑市場趨向多元化,閩粵各地輸出的年柑也打開了市場,潮汕蕉柑不復一枝獨秀了。
(城視報提供)
(城視報提供)
老人家按前輩傳下的習俗,過年的忙活自臘月廿三祭灶之前,主婦們蒸制年糕開始。南洋的年糕是以特製的小藤籠(後來一般以大小形制的鋁制空罐頭為主)為容器,鋪墊上經熱火熏軟也熏出特有香氣的香蕉葉,再把糯米漿一一注入,天未亮就放進按層疊高的蒸籠裡,底部丟下兩個小銅板了注入清水加蓋,以柴火來蒸制。摸黑進行蒸制程式,民俗以為蒸年糕忌諱多,既忌身穿孝服者挨近,也忌諱小孩子口無遮攔壞事;對後者而言,趁天未亮即搶時間進行,待小孩睡醒即大勢已定,只聽聞銅板在鍋底翻滾的碰敲聲了!
習俗上,送灶之後,家裡便會擇日來一場大掃除。往日家庭主婦會從市場買回一把帶葉的竹掃,然後繞著屋子前後灑掃一通,象徵除垢去霉運,接著再開始一家子的勞作,將積了一整年的厚塵掃除殆盡;神台的香爐和沾滿塵垢的金身,也會作年度性的抹洗。這之後,就會開始製作年餅了。
(城視報提供)
馬來西亞華人必備的年餅,有源自本土馬來社群而走進土生華人家庭,再蔓延為南洋華人家家戶戶過年必備品的佳必糕(kuih kapit)、萬吉糕(kuih bangkit,也叫番婆餅)等等,量與種類,端視家庭成員的口味了。
除夕的團圓飯,按籍貫小有差別:閩南籍華人是除夕晚間闔家老小圍坐一起吃年夜飯的,一些粵籍家庭則奉行大年初一中午才團聚吃飯的傳統。大年初一親友間的拜年,包括出嫁女兒回娘家的習俗,也依然延續如故。過去潮汕方言群拜年會捎帶兩個年柑上門,主人家收下了按俗也回贈兩個年柑,這“換柑”寓意祝願一年甘甜到底;現在這種籍貫習俗已普及,非潮汕人也多有這麼做的,這是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跨籍貫雜居,籍貫文化交流與交互影響的一例。
此外,過去宮廷裡有團拜的習俗;馬來西亞華人長期以來也有類似的習俗。舉行新春團拜活動的,多為社會團體或政黨,社員、黨員或地方民眾都會參與,也會邀請地方或全國政治領袖出席,活動內容包括文化歌舞表演、酒席或自助餐會,近年來當然少不得作為團拜亮點的撈生環節了。
(城視報提供)
(城視報提供)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請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