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2.22

 

拋柑求姻緣:馬來西亞的元宵節俗

 

正月十五元宵,這是華人農歴新年的最後高潮,其起源傳說與點燈有關,併從漢代宮廷傳入民間。在北方中國,元宵也稱為燈節,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又吃元宵等等的,但在海水以南的熱帶國度,南來華人長期的節日實踐中,元宵節與花燈併沒有掛鉤,惟萬民月下同歡的戶外場景依然與“中原”同俗。

馬來西亞華人多源自華南,南來先輩既帶來了原鄉的中華風俗,更在本土的生活實踐中,創生了與原鄉略有不同的節日實踐。以元宵來說,南來後在地化的峇峇娘惹(Baba-Nyonya,即土生華人)社群,有逢元宵煮食一道應景甜品pengat的習俗。這一道節日甜羹椰香濃郁,除了各色薯類和芋頭切塊了蒸熟,也加入了白豆、香蕉,更將過年必備的年糕切成小片蒸軟了混入。南洋年糕是以香蕉葉熱熏出香氣後倒入糯米醬制作的,入口有淡淡的蕉葉香,配上椰香甜羹的元宵食品,是馬來西亞華人特有的元宵節日食品。這節日食品既供家人享用及饋贈鄰裏,也用以祭祀先祖。然而,有些家庭不以之祭祀神明,因在市井語言裏,“番薯”是揶揄別人愚笨不機靈之意,這以薯類為主要用料的甜羹,可以與祖先共享,卻不祭神,以避開子子孫孫都成“番薯”的寓意!


南洋娘惹廚房端出的元宵甜點Pengat(《城視報》提供)
 

馬來西亞華人還有元宵拋柑求姻緣的風俗,這應是中華節俗中的“奇風異俗”,源自華人居多的檳榔嶼。按早期英殖民官的著作,早在19世紀初期,檳榔嶼華人就有元宵到河邊或海堤邊拋物祈願的風俗。南遊文人童念祖也賦有〈元宵詩〉一首,為張煜南(1851-1911)編入1900年版的《海國公余錄•卷一•檳榔嶼記事本末》裏,如下:

拾將石子暗投江,嫁好尪來萬事降;
水幔沙郎朱木屐,元宵踏月唱蠻腔。

這首詩留下了19世紀南遊文人眼見的檳榔嶼元宵時景,有穿著紗籠和紅木屐出遊的娘惹群,她們在月下載歌載舞,也有人拋小石子到水裏祈求姻緣。現代的檳榔嶼名人伍連德醫生(1879-1960)童年所見的檳榔嶼元宵,更具體地描述了人們如何讓小石子在水面上打水漂,以此鑒定願望實現與否的風俗。到了20世紀中期,元宵拋物祈願的依然是小石子,但估計民間開始在口頭流傳元宵“拋柑嫁好翁”的閩南語順口溜。

“拋柑嫁好翁”理應源自閩南的元宵風俗順口溜“偷挽蔥,嫁好翁”,但在閩南語中,“蔥”與“柑”元音相似而聽來略近,口語中遂替換成了“柑”。這種民間方言的音韻替換,結合了人們長期以來華洋雜處的南洋社會拋物祈願的民俗,也就演變出“拋柑嫁好翁”的順口溜。


檳榔嶼舊關仔角的拋柑活動,成了元宵慶典的高潮(梁惠育攝影)
 

20世紀90年代,檳城州政府為推動旅遊經濟發展,組合地方元素來組裝旅遊節目,元宵拋柑成了官方元宵慶典的高潮。有了官方的推波助瀾以及媒體的廣為報導,元宵拋柑求姻緣這一檳榔嶼華人口頭耍鬧出來的順口溜,也就成了馬來西亞遍地開花的元宵節“傳統風俗”了!

杜忠全博士(Dr. TOH Teong Chuan)

馬來西亞檳城人,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目前為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兼金寶校區系主任。
學術興趣為近現代漢傳佛教歷史與思想,兼及馬華民間文學與民俗。
出版有聯合主編《南洋華蹤》(中國社科出版社)、“老檳城”系列書寫專著逾10部。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