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8.07

 

立秋:一葉驚心夜初涼

 

 

不知不覺,寫到上一期「大暑」時,已到年「中」。那是第12個節氣,恰值二十四之半。有感於此,今次下筆寫「立秋」,難免多了一些感慨:我們每寫下一個字符,時光隨即而逝;我們出現「現在」念頭的那一瞬間,其實已是「過去」。

當然,未來誠可期,而「過去」的歷史傳統又何嘗不令人神往?譬如流傳至今的秋日倩影:《詩經》裏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楚辭》裏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西晉張季鷹(生卒年未詳)的故園之思:「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乃至於現代文學名家郁達夫(1896~1945)〈故都的秋〉之精彩片段:「每年秋天,我們總會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鳴、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可見,秋天可與春天平分秀色,都令人神思奮越。

按照二十四節氣法,劃分一年四季的標誌,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者,始也。雖然「立秋」時節暑氣未消,依然炎熱,但古人覺察到:天地陰陽二氣的此消彼長,越發明顯了——「夏至」時已生「一陰」,時至「立秋」,則陽氣漸漸減弱,陰氣日益增強,萬物成熟。所謂「秋收」之「收」,既有「收成」義,也含「收斂」義,此即《管子》所言:「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說:「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立秋之際,還有一項重要的變化:小暑之後「溫風至」,熱浪撲面,而「立秋」節氣的第一個徵候,則是「涼風至」。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帶,雖然此時仍未出暑,白晝氣溫依舊炎熱,但早晚時段,卻不難感受到絲絲涼風了。這一點,生活於江淮一帶及其以南地區者,或許難以感受到,不過,像北京、天津、河北這些區域,每年立秋一到,清晨起來,推開窗戶,或者漫步河邊,則著實可以體會到涼風襲人的清爽,故俗諺說:「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那種時刻,最喜歡辛棄疾的那句名言:「卻道天涼好個秋!」

立秋與涼風相伴而來,古代不少詩家因感生情,形諸歌詠。試以詩歌輝煌時代的唐人為例:杜甫(712~770)〈立秋雨院中有作〉說「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白居易(772~846)〈立秋夕有懷夢得〉說「是夕涼飆起,閒境入幽情」。元稹(779~831)有一組〈詠廿四氣詩〉,其中〈立秋七月節〉不僅寫「涼吹暗迎秋」,而且還寫到「白露滴林頭」、「一葉驚心緒」。詩人心性敏銳,體會細緻,故能於暑氣中領略秋風之涼。

古人以為萬物之間相互「感應」,善於通過觀察物候,體知季節的流轉。二十四節氣觀念所蘊含的智慧之一,或許就體現在:將「時節」與「陰陽之氣」聯繫起來,而不止於感官體驗到的粗淺現象。比如,古人以為木葉感通天地之氣,所以《淮南子·說山訓》說:「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後來多以為梧桐樹最知天下秋,陳淏子(約1612~?)《花鏡》中說,梧桐葉「能知歲時」,「至立秋期,一葉先墜」。這便是《子弟書·紅葉題詩》所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前引元稹(779~831)詩作中的「一葉驚心緒」,就是指一片落葉提示人們:時光暗換,天地將進入歲暮;時節如流,令人心驚。

同理,立秋時令的習俗,也多與古人對於陰陽二氣輪轉的認識有關。比如,古代春耕播種時,陽氣處於上升期,萬物萌發、滋長,需要祭祀土地神,祈得護佑;立秋之後,陰氣來襲,陽氣式微,百穀進入成熟期,此時也要祭拜土地神,表達農人對於大地神祇恩德的報答與感懷。與此相關,古時有春社,也有秋社——一般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祭祀儀式。此時收穫既畢,新穀登場,擺設祭品敬謝地神之庇護,也慶祝一年辛勤勞作之所得。吳自牧(生卒年未詳,约1270年前后在世)《夢粱錄》說:「秋社日,朝廷及州縣差官祭社稷於壇,蓋春祈而秋報也。」陸遊(1125~1210)〈秋社〉詩說「社鼓咚咚賽廟回」,大致可以領略彼時熱鬧場景。

「立秋」意味著陰陽二氣大逆轉,也提示人們,需要關注人體生命系統的陰陽平衡與調節。古來民間有「貼秋膘」傳統,就是指立秋前後適當進補。古代醫書《素问》有言,陰陽二氣乃「萬物之根本」,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經歷漫長的炎夏,「無病三分虛」;入秋之後,適當補養,有利於恢復體能,令五臟六腑、血氣精神處於良好狀態。同時,也為應對冬月寒冷,儲備足夠能量。這一習俗,迄今依然流行於氣候偏寒的東北、華北地區。筆者往年寓居北京,每到立秋,先岳母總不忘親手烹製紅燒五花肉,或豬肉燉粉條,外加北方年節不可或缺的餃子。吾本南人,但迄今懷想「貼秋膘」,即緣於先岳母的生活習慣。驀然回首,老人駕鶴西歸已近十載,思之憮然,謹於篇末追述數言,以為紀念。

 


 

參考資料

 

書籍

1. 石夫、韓新愚編著:《不可不知的中華二十四節氣常識》(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0年)。

2. 徐浩淼:〈立秋節俗淺談〉,收於北京民俗博物館編:《北京民俗論叢 第九輯》(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

 

期刊文章

1. 胡旖晨:〈氣象學意義上的「入秋」為何與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不同〉,《科學24小時》,第9期(2022年)。

陳允鋒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學術興趣主要在於中國古典文論、《文心雕龍》、唐代詩學,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學術專著6部。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