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11.21

論祠堂文化中的美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祠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深入研究祠堂文化中「雕樑畫棟」的藝術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孝為本」的道德美、「禮樂之教」的行為美、「家國同

構」的情懷美等美育思想,充分挖掘其美育的當代價值,對重塑人們的精神世界和信仰體系、培養健全人格、養成詩性生活態度、喚醒共同記憶、實現文化自覺自信 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祠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族文化的中心。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1。 祠堂文化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研究祠堂文化的美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有助於建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實現文化自覺自信。

一、祠堂及祠堂文化的基本內涵

祠堂,古時又稱家廟、家祠、宗祠等,是歷史上家族成員祭祀祖先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家族議事和文化教育的中心,具有祭祀、修譜、興學、司法等功能 。 作為家族文化中心的祠堂,其濫觴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產生於周代的「宗廟」。 漢代“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因此漢代祠堂多被稱為“墓祠”。 唐代《開元禮》規定五品以上兼爵位者方可立「家廟」。 南宋朱熹作《家禮》,立祠堂之製,從此稱「家廟」為「祠堂」。 但當時只有上層貴族有立廟祭祖的合法權利,普通臣民只能「祭於寢」。 直到明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採納夏言的建議,“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民間立祠祭祖才正式走向合法化、平民化。 明清時期,民間掀起修建祠堂的高潮,出現「宗祠遍天下」的現象。 從歷史意義上來講,祠堂的發展反映了特定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 可以說,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來詮釋時代文明」2

祠堂文化就是祠堂在數千年歷史發展中的文化沉澱。 它是一個家族道德情操、精神面貌、 文化底蘊和生產、生活素質的反映,雖然其中夾雜著迷信、落後的成分,但其主流是積極的、 健康的,充滿淳樸的真情。 它包括「祠堂呈現出來的可見的有形的建築、祠聯、堂號、堂聯等物態文化,族譜、族規、祖訓、家法、祠堂的收支和管理等製度文化,族風、 族俗、祭祀儀式等行為文化,以及族人長期在祠堂活動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美感情趣、思考方式等構成的精神文化」3。 總之,祠堂文化就是家族成員在長期的祠堂實踐活動的文化沉澱,是家族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帶有濃厚的宗族色彩和鄉土氣息。

二、祠堂文化美育思想的歷史檢視

美育,即美感教育,又稱情操教育或心靈教育。 它注重人文關懷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旨在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具有非功利性、重素質教育的特徵。 在中國傳統社會,家族在祠堂興辦義學,培養族中子弟,教以詩書禮樂。 一方面是期望光宗耀祖為門楣生輝,但更重要的是培育重人倫、知孝悌、懂禮儀的「文質彬彬」的君子,達到「人懷忠信,女行貞潔。厚薄適中,奢儉當禮」的 教化效果。 這種對人的品性、修養的關注,其實就涉及美育思想的本質問題。 傳統祠堂文化在育人方面非常重視美育的作用,積極創設美的教育環境,實施美的教育內容,追求「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一)「雕樑畫棟」的藝術美

在老百姓心中,祠堂是先祖魂靈棲息之地,是崇高神聖的殿堂。 它「承載著一個宗族全部的歷史情感、生活理想,以及維繫情感、支撐理想的宗法關係,因此,祠堂建築本身也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文化意義」4。 感受祠堂雕樑畫棟的建築藝術及其裝飾藝術,就是感受人們血脈相連的思想情感、信仰崇拜、觀念意識,就是感受家族生活的魅力色彩,從而感受一個家族的文化風度、精神氣質和心靈歷史。 因此族人總是竭盡全力地對本族祠堂進行美化裝飾,以突顯其神聖地位,顯示其莊嚴的格調。 可以說,中國鄉村的每一座祠堂都是一座藝術的殿堂,其在雕刻、壁畫等方面具有極大的藝術美學價值。 例如,廣州市的陳家祠,在建築裝飾方面就採用了木雕、磚雕、石雕、灰雕、陶塑等工藝,整座祠堂規模宏大,裝飾華麗, 奢華程度幾乎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被譽為 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

同時,在祈福納吉、多子多福、激勵後人的心理作用下人們在祠堂裝飾題材選取上,多 賦予其很多特殊的寓意,形成祠堂裝飾獨特的藝術美。 例如,在人物造型上常選取「八仙過海」「女媧補天」「封神演義」等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在動植物造型上多選取寓意美好的「麒麟」「蝙蝠」「仙鶴」「神 龜”“牡丹”等。 置身其中,典雅古樸的建築、精緻的雕刻以其絕美的形象觸動人們的心弦,不僅給人一種藝術美感,其背後的文化寓意,更是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靈魂的洗滌,讓 人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在以血緣為座標的宗族關係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也是祖先靈魂的安息地。 世 系行輩脈絡清晰的族眾,往往都圍繞著宗族祠堂而居住。 因此,家族在修建祠堂時往往非常 重視風水問題,正所謂「地之美者,則其神靈安,其子孫盛」。 風水理論認為“萬物皆成於氣”,因此祠堂大都建在陰陽相合、藏風聚氣的山環水抱之地。

人們對祠堂風水的重視,客觀上為族人建構了一個風景優美、詩情畫意的人居環境。 中 國古人歷來喜歡追求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因此,在生活環境的選擇上講究“天 人合一”,力求保持自然本真狀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他們重視美好的人居環境對人心性的影響,講究“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淨心情”,希望在“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水墨鄉村里,找到自己 靈魂的棲息之地;在「小橋流水人家」中,尋求簡單質樸的生存狀態;在「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秀麗風光中,使人心復歸清純。

誠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祠堂風水理論,其中存在著許多迷信落後的觀念,但不可否認,風水倡導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風水對美好人 居環境的追求,始終是人類堅持永續發展的永恆主題。

(三)「以孝為本」的道德美

孔子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 「孝」是個人一切品德中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化產生的根源。 中國人歷來重視孝道在建立和諧家庭代際關係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論語·學而》)。 祠堂是家族成員進行孝道教育的重要文化空間。 但祠堂裡進行的孝道教育具有延展性,不僅指贍養父母,尊敬長輩,還包括對已故先人的紀念和感恩,即表現為“生孝”和“追孝”。 「生孝」, 除了表現為對父母的孝順和尊敬外,還有更高層次的「榮親」要求,即登科及第,光宗耀祖, 使父母光榮。 為了使族人達到這項道德要求,家族往往非常注重對族人的孝道教育。 走進祠堂,會發現許多祠堂正廳的牆上刻著「忠、孝、節、義」的字樣,繪著「二十四孝子」故事形象。 家族希望透過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為族人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族人的思想道德,讓他們在不自覺中產生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 同時祠規家譜中,大都有關於孝道內容的規定,要求“父慈子孝”“上下有序”,對於“不孝不悌者,眾執於祠, 切責之,痛治之”(《新安程氏 閔族條規》),情節嚴重者,要被逐出祠堂。 同時,為了“榮親”,也為了振興家族,鄉村社會還形成了獨特的耕讀文化,那些寒窗搖曳的燈火、科舉入仕的熱望、牌樓匾額的驕傲、晝錦還鄉的榮光、文峰硯池 的寄託,構成了「耕以務本,讀以明教」的宗族理想,形成了特有的「榮親」人文氣息。 而「追孝」就是祠堂進行孝道教育的延續與擴展,也是祠堂孝文化的一大特色。 所謂「追孝」,就是對已逝先人的追思和感恩, 主要表現為尊祖敬宗的祭祖活動。 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祭祖是一件莊嚴肅穆的事情,要存有敬畏之心。 在行祭禮時,要畢恭畢敬,所謂「況其下之人,誰敢不戰戰兢兢,以事百神」。 5

總之,族人就是在祠堂「恭敬慈愛」的教育中,在「光宗耀祖」的期望中,在「慎終追遠」的緬懷中,逐漸成為孝道的弘揚者和實踐者。 同時,祠堂借助孝道獨有的親情感染力, 由孝及忠,由孝及愛,由孝及仁,逐漸形成族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定勢和道德行為規範,促進個體道德自覺性的提升。 由此可見,「孝」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要求,一個人也是因最初對父母的「孝」逐漸養成「真善美」的道德品質。

(四)「禮樂之教」的行為美

封建社會的科舉取士制度,讓平民子弟看到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希望,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大多數家族都非常注重對本族弟子的 文化教育。 儒家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祠堂就是儒家文化深層內涵在鄉土社會的一種重要表徵,其反映的宗族觀念、等級制度、倫理道德都與儒家文化所弘揚的 宗旨一脈相承、

息息相關。 其中儒家的禮樂文化對鄉村百姓的影響最為深遠。 這種影響表現在育人方面,就是「禮教」和「樂教」。 族人用儒家“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來教育族中子弟,使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從而達到知識境界。 再透過「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論語·泰伯》)的禮樂修養,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境界。 由此可 見,古人教育的目的並非只是為了登科入仕、光耀門楣的家族榮耀,更重要的是培養人的綜合素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儒家禮樂文化在祠堂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祭祖儀式。 祭祖是祠堂的重要功能。 人們透過祭祀祖先,「表水源木本之恩,示慎終追遠之意」6。 在正式祭祀時,常有音樂舞蹈伴奏,所謂「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7。 人們在祠堂祭祖時,要求恭敬肅穆,上下有序,「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祠堂就是憑藉著這些攝人魂魄的祭祀禮儀和藝術魅力,召喚著族人的情感和族人的心靈。 這樣,家族成員從幼年起,長幼之序、 孝悌之禮等禮儀就已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除祭祖外,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儀式, 即誕生禮、成年禮、婚禮、葬禮,也在祠堂裡完成。 個人也就是在這些禮樂儀式中逐漸懂禮儀、知進退,實現個體的社會化。

(五)「家國同構」的情懷美

中國傳統社會是「家國同構」的。 中國人歷來講究家國一體,具有「窮則獨善其身,達 則兼濟天下」的抱負抱負。 祠堂是宗族精神核心的物質載體,是民眾血緣崇拜的聖殿。 民眾 對以血緣崇拜為根基建立起來的祠堂具有高度的心理認同,並形成鮮明的宗族意識。 因此祠 堂在教化族人、凝聚族人,加強宗族團結方面具有正面作用。 也正因如此,祠堂成為封建政 府統治地方的重要基層組織。 在古代,官府和宗族祠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鄉村祠堂在維 護地方秩序、進行思想教化和提醒族人按時繳納賦稅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政治治理功能,成為 封建王朝治理國家的一個補充。

同時封建社會科舉取士制度,使平民子弟也有了進入廟堂的機會。 出於光耀門楣的需要, 宗族往往在祠堂設立私塾教育本族子弟。 當族中子弟考取功名、登科入仕後,他們的名字被載入宗譜,博取的科第功名被書之匾額,高懸於祠堂。 這樣,「耕讀」與宗族榮耀就緊密聯繫在了一起,衣錦還鄉的仕途榮耀更是起到示範性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了族人讀書入仕的意識。 當登科入仕成為宗族榮耀的標誌時,村落宗族組織便與政府建立起不可思議的聯繫。 一方面,族人透過讀書入仕,拉近了政府與基層宗族組織的關係;另一方面,當詩書傳家成為社會風尚時,官方主流文化透過宗族教化管道融入家族觀念之中,構成宗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流教育思想。 同時,為了培養符合封建政府要求的合格人才,為將來登科入仕做準備,宗族在教育子弟方面,往往注重弟子品性修養的培育,以儒家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念作為價值基礎,引導他們 明禮義廉恥,懂規矩方圓,學會勤儉持家,養成清正廉潔,忠君愛國的高尚品格。

總之,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引導下,在「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心理作用下,在詩書傳家成為社會風尚的推動下,同時 在國家穩定和凝聚基層力量,傳播主流文化,教化民眾的需要下,傳統宗族祠堂便與國家保持了密切關係,造就了“家國同構” 的狀態,並在由家而國的過程中形成 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氣質——家國情懷。

三、祠堂文化美育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獨特價值意蘊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情感上卻感到越來越貧乏。 浮躁、空虛、情無所鐘、心無所繫、靈魂無處安放是許多現代人的常態。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我們應該回頭向古人汲取經驗。 祠堂文化的美育思想具有鮮明的人文關懷精神,它旨在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對於引導人們返璞歸真,重塑人們的精神世界,培養健全人格,養成詩性生活態度,喚醒共同記憶, 重溫家國情懷具有獨特的現代價值。

(一)實現返璞歸真:重塑人們的精神世界與信仰體系

在傳統的家族教育中,人們從未將人性的價值定位於物質慾望的滿足上,而是崇尚“先 義後利”“見利思義”,注重人生境界的提升。 孔子有云:「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 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這種安貧樂道、超脫世俗 功利的美感境界,對於人們實現精神自由,促進自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物質相對匱乏的農耕文明時代,祠堂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人們互相撫慰的精神棲息地,它讓落寞的心找到了歸宿,讓飄零的人從此不再孤獨。

在利益多元、價值多元的現代社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斷充斥著人們的生活。 價值 目標的單一和精神信仰的缺失,使人逐漸走向迷惘。 這種「既不能俯視大地,也不能仰望 天空」的狀態,造成人們精神的空虛、困惑。 基於這種情況,在當下中國,除了滿足人民有形的物質幸福外,還要注重人民精神世界的富足,引導人民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 低級趣味的人」8

祠堂是以宗族血緣為基礎,以骨肉親情為紐帶,鞏固宗族組織,凝聚家族力量的重要精神文化空間。 它脈絡清晰地向族人講述「你是誰」「你來自哪裡」「你是什麼樣的人」這些困惑著人們的問題。 所以,當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迷失了方向時,不妨放慢腳步, 回到最初的地方尋求答案,讓自己的靈魂實現返璞歸真,在質樸、幽靜的鄉村祠堂中尋找一片恬靜、安寧的 靈魂棲息地,重塑自身的精神世界和信仰體系,重新獲得靈魂的安寧和歸宿感。

(二)鑄就健全人格:促成個體的社會化與個人化

當前,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我國教育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而輕文化人格培養的現象。 教育 如果沒有文化人格的培養,就會出現急功近利的功利化人格,這是教育的庸俗化,也是人發 展的「異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其中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 的需要,也就是人格的健全發展。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因此,面對當前這種功利化教育的現狀,我們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來浸潤人們的心靈。

眾所周知,西方的國民教育,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外,他們還有「教會」來進行宗教教育。 我國沒有專門的宗教教育,我們文化人格的培養依賴的不是教堂,而應該是與每個中國人息息相關的祠堂。 傳統家族祠堂文化教育主張「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 一個人從幼年開始,就在祠堂裡生活成長,他們在日常生活的“灑掃、應對、進退” 中知禮節,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在“勤儉持家”“克己奉公”“清正廉潔”“ 孝悌忠信」的祠規教化下,養成樸素、節儉、恬淡、清正的生活方式;在“貴和持中”“睦鄰友好, 與鄰為善”的文化特質裡,養成一種“平和” 的心理狀態。 而個體也正是在祠堂這種文化環境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形成個性和價值認同,從而使社會化和個性化得到了充分發展。 因此,把祠堂文化的美育思想融入現代教育中,有利於增強教育的人文關懷,弱化教育的功利性,有利於激發個人情感,促進個體社會化和個性張揚,使個人與社會達到和諧統一。

(三)成就詩性人生:養成詩性生活態度,追尋人生真諦

海德格說;「人要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 然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時時刻刻感到壓力和緊張,對生活充滿迷惘和困惑。 在這樣毫無詩意的現實社會中生活,久而久之, 就會出現心理失衡現象。 這種過度物化的生活顯然不是人生真諦所在。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較高的價值追求和理想的人生境界。 美學家張世英曾說,人生有四種境界,其中慾望是最低境界,而美感為最高境界。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認為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一種美感。 孔子曾與其弟子出遊,要求他們「各言其志」。 其中,曾皙說:「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聽後,喟然嘆曰:「吾與 點也。」(《論語·先進》)孔子之所以讚歎曾皙,是因為曾皙描述的是一個超脫了功利計較、 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審美境界。

當前,人們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如何從過度物化的人生中跳脫出來,也許我們應該「復歸返自然」。 追求物質利益本身沒有錯,但我們要清楚“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要保持自然的本真狀態。 胡適說:「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9。 我們不能因為走得太遠,就忘了當初從哪裡出發的,而應保持本心,不忘初心。 鄉村是現代文明的起點,所以人們內心深處天生就有一種難以割捨的鄉土情結,當我們「誤落塵網中」 時,不妨在「梅子金黃杏子肥,菜花雪白麥花稀」的田園生活中重新尋找人生的真諦所在, 在「錦官城外柏森森」的鄉村祠堂中重拾恬淡 、安寧、平和的生活情趣,保持詩意的生活態度,成就詩意人生。

(四)喚醒共同記憶:重溫家國情懷,促進民族團結與國家認同

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形成了對自己家族的歷史和祖先的共同記憶。 也正是這 種共同記憶,支撐著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而不衰,並以家族為中心衍生出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 情結——「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已融入中國人的血液,成為國人的一種內在氣質和人 格要求。 在“耕讀為本,詩書傳家”成為風尚的農耕社會,家族在教育子弟讀書時就強調“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注重培養“聖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注重把個人 追求與社會目標統一起來,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讀書不僅是為了光耀門第,更是為了利濟蒼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 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種把個人理想與家國擔當結合,奠定了族人修身齊家,平治天下的道德理想與行為準則。 同時。 這種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會,由社會而國家,由國家而天下的家國情懷政治色彩較弱, 更具人文關懷精神,更能引起國人的共鳴,對於凝聚共識,增強民族凝聚力 和向心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正面意義。

當前,我們講實現中國夢,中國夢就是「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相統一的夢」10,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 幸福。 只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才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 而每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事業與理想和民族相融,和國家的發 展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夢想。 所以,我們說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 每個中國人的夢。 習近平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就強調:“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 這其實就是家國情懷在當代的價值彰顯。 在這種家國情懷的浸潤下,每個人都能感受 到國家帶來的福祉,愛國愛家的情感自然統一起來。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日益多元化,有些人對民族的認同感下 降,對自己的歸屬感也產生了困惑。 基於這種情況,重溫家國情懷,喚醒沉睡在人們內心深 處對家族歷史和祖先的共同記憶,有助於促使人們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這片土地產生認同 感和歸屬感。 家國情懷是數千年來國人對家族歷史的記憶和祖先崇拜的情感凝練,它是一種 情感表達,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信仰支撐。 習近平強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 有力量”,重溫家國情懷,有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增進對祖國的感情,實現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文明正以摧枯拉朽之勢滌盪著生長在農耕文化土壤上的宗族意識。 因此,今天的祠堂已經沒有了宗族主義的負面影響,也不再是封建遺留, 它是一種民間信仰,一種人們對內心最後一片聖地的堅守。 建立在祠堂基礎之上的祠堂文化, 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對祠堂文化的美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 先進文化建設,引導人民在“向富”的同時“向真”“向善”“向美”,不斷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 構築人民的精神家園,實現文化自覺自信, 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N].人民日報, 2017-1-26(06).

2、邱耀、王華陽.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祠堂文化功能的演變[J].科技資訊,2012,(29).

3、鄭雪松.祠堂文化的教育意涵及其傳承價值[J].時代教育,2013,(9).

4、劉華.百姓的祠堂[M].商務印書館,2014:1.

5、尹文.江南祠堂[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75.

6、胥文玲.家族教育的歷史傳承-以閩北家族祠堂為例[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2).

7、王雲五主編、王夢鷗注譯.禮記今註今譯[M].新世界出版社,2011:329.

8、嚴風主編.《毛澤東選集》第 2 版 導讀[M].新華出版社,1991:269.

9、胡適.人生有何意義-胡適談人生[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10.

10、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演講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6:8.

 

 

李菊英博士

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

蔣仁婷女士

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