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3.01.04

縱橫家對本土心理培訓的啟示

 

摘要

縱橫家重視心理培訓,其典籍《鬼谷子》蘊含關於古代心理培訓的實務的重要紀錄,當中包括記憶訓練 (象比法), 問卷的使用、性格類型、辯論訓練、以及「太極陰符」七篇,以七種動物作暗號的心理培訓,包括聲音訓練 (龍); 專注力訓練 (龜)、意象激活 (蛇)、表情訓練 (熊)、幽默感訓練 (鳥)、辯論技巧 (虎)、及男女關係 (魚) 共七種,其中六篇都和《鬼谷子》的本經有直接對應關係。本報告會簡介縱橫家的古代心理培訓理論對現代本土心理學,特別是心理培訓的啟示。

(本研究為香港研資局資助項目,編號UGC/FDS15/H07/14))

關鍵字:縱橫家《鬼谷子》心理培訓
 

縱橫家是戰國時代活躍於外交、政治、遊說、甚至間諜活動的人的統稱,現時大部份有關縱橫家的活動 (例如蘇秦、蘇代、張儀等) 都主要被收錄於《戰國策》及《呂氏春秋》等。他們以膽識、辭令、以及狡猾著稱,在中國學術史上,特別是儒家的傳統,一般而言對縱橫家的評價頗差。例如《孟子‧滕文公下》就形容縱橫家只是沒有風骨的「妾婦之道也」,而歷代對此書的攻訐不絕,往往視為「小人之書」,箇中論述如抵巇 (挑撥離間)、飛箝 (賄絡、引誘)等的確也是屬於陰暗的害人之術,是以後世往往對之有所非議 (姜汝濤,2004)。

由於縱橫家重謀略,人們往往將縱橫家與《孫子兵法》混淆,認為縱橫家的著作與孫子兵法談謀略相接近,然而,兩者雖都重視謀略,但側重點有別。《孫子兵法》側重點在軍事博奕,及宏觀的政治外交,而《鬼谷子》則專注於心理培訓,包括語言技巧、測謊 (反應)、記憶法 (象比)、面試技巧 (內揵)、挑釁紛爭 (岻巇)、辯論法 (轉丸)等,甚至當中包括控制國君和篡位的步驟 (符言),這些都代表了中國古代政治中的殘酷一面 (劉洋,2005)。而其書常用「陰/ 陽」、「聖人」、「道」等術語去掩蓋其實際內容,故常被人誤認為談及風水和命理之術,又或者至少是和養生有關的技巧(如蔣力生,2004),這是因為一直以來有關《鬼谷子》的論述都沒有發現其與心理學技巧的關連之故。事實上,除了〈盛神法五龍〉略為提及順氣之道外,《鬼谷子》並沒有太多和道家可以相提併論之處。近代本土心理學史家如燕良軾(2004)開始發現《鬼谷子》當中的具體技術如測謊、記憶術等等,但當中的翻譯往往未有配合《鬼谷子‧本經陰符》當中的練習內容,因此本篇將會集中講述《本經》與《本經陰符》之間的關係,對以往的研究加以增補。

雖然《鬼谷子》是因應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本身有悖於傳統的儒家倫理,但其中的培訓技術卻是人類學術史上最先發展出的一套結合心理學理論與具體訓練方法的嘗試,而在歷史的紀錄中,這本書也的確訓練出一批有膽識、有語言能力的說客,這對重構本土心理學的歷史真貌,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下我們會詳細闡述《鬼谷子》一書中展示的中國古代心理訓練法的具體內容。

貳、鬼谷子與《鬼谷子》其人其書

《呂氏春秋》認為《鬼谷子》作者是春秋時代王詡,因常入雲夢山采藥修道,並隱居清溪之鬼谷,故稱鬼谷子。其人事蹟已不可考,但其書《鬼谷子》的行文自成一格,有自己的不同術語,為後世所難以理解。歷代往往以春秋末年孫臏、龐涓都曾就學於鬼谷子(見《孫臏兵法》古卷)、而戰國後期蘇秦、張儀也曾就學於鬼谷子(見《戰國策》),而否定有鬼谷子其人,甚至認定其重要文獻《鬼谷子》為偽書 (楊薇、紀聶,1999)。然而,正如四庫全書中陸費墀所言,「其文之奇變詭偉,要非後世所能及也。」事實上,「鬼谷子」若不是一人,而「就學於鬼谷子」若所指乃是就學於所學校、而其訓練教本均為《鬼谷子》一書的話,也許就能解釋這些不同時代的縱橫家為何同時可以「就學於鬼谷子」,也能解釋為何戰國末期的說客為何水平大幅提升,可以單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就能煽動君主,完成不可能任務,甚至能說服君主做出不利自己的蠢事。據姜汝濤(2004),戰國時代紀錄就學於鬼谷子的說客約有五百之數,且橫跨不同年代,「鬼谷子」之名應該是指由鬼谷子創立的訓練基地的名稱,但當中都尊鬼谷子為祖師,亦會使用《鬼谷子》一書作為教本。

《鬼谷子》可以視為史上第一本具有課後練習的課本,課文為《本經》,共十四篇,分為《本經》十四篇,分為〈捭闔〉 (何時說話、何時說好話、何時要恐嚇)、〈反應〉 (以聆聽和記憶語言中的矛盾為本的測謊法、另加入象比法的記憶術內容)、〈內揵〉(面試、以及如何吸引君主注意、如何獲得情報和人脈)、〈抵巇〉 (如何挑撥離間)、〈飛箝〉(賄賂和設置害人的)、〈忤合〉(如何可以左右逢源)、〈揣〉 (揣測人的內心世界)、〈摩〉 (如何以「摩」式句法引導別人開啟話盒子)、〈權〉 (對新工作機構的評估量表)、〈謀〉 (人事鬥爭的技巧)、〈決〉 (作為公務員和決策人的技巧)、〈符言〉 (如何篡奪王國)、以及〈轉丸〉、〈胠亂〉。一般認為〈轉丸〉和〈胠亂〉兩篇已佚,但根據房立中(1993)所整理,認為〈轉丸〉其實是錯簡植入〈權〉,相反〈揣〉中卻又不斷提及「量權」,明顯和下半部不合。(事實上〈權〉全篇是一份評估量表)。所以根據房立中(1993)的重整,將〈權〉談辯論的部份放回〈轉丸〉。「轉丸」即是辯論技巧,而在《本經陰符》部份亦有〈轉丸法猛獸〉的練習,因此可以和此部份文本對應。因是之故,本文採取房立中的意見,抽取〈權〉篇的量表,以及將辯論有關的部份放回〈轉丸〉。〈胠亂〉常被誤以為是莊子的〈胠篋〉(如房立中(1993) 亦採取相近的處理),這是有問題的,因為《莊子》的〈胠篋〉其內容意旨均與《本經陰符》的心理技巧亳無相通之處,而《本經陰符》中的「損兌法靈蓍」實際又與事敗逃亡明確有關,則〈胠亂〉篇理應是有關逃亡技巧的論述。

《本經陰符》的「陰符」是「密碼」之意,以七種活物作標記,代表配合思維策略的《本經》的內功深法,即是培養說客的必要質素的各種方法。第一是〈盛神法五龍〉,即是腹腔發聲訓練,令聲音動聽,第二是〈養志法靈龜〉,即以專注訓練養成專注的特質,第三是〈實意法螣蛇〉,這裏是指用意像培訓一個人的記憶力,第四是〈分威法伏熊〉,以戲劇培訓訓練說客的演技,第五是〈散勢法蟄鳥〉,是訓練人說無聊話以減弱氣勢,來搏取別人信任,第六是〈轉丸法猛獸〉,是藉不可能的辯題訓練說客的辯論技巧,第七是〈損兌法靈蓍〉,是談論逃生大法的 (因此可以想像已佚的〈胠亂〉就是說客如何在事敗逃跑、成功抽身而去)。這篇很多「魚、水」等比喻,是否談論男女之事、或只是純屬比喻、由於本經已佚,不得而知,在這聊作一說。在以下部份,我們會講述以上存留的六種心理訓練技巧的具體操作。

另《鬼谷子》一書尚有《持樞》及《中經》兩部份,《持樞》極短,有點像書介的味道;而《中經》則文意與《本經》《本經陰符》並不相通,是講述如何替人排難解紛,而且充滿道德論調,與縱橫家年代之說客的行事不符,亦與〈抵巇〉不一,唐柳宗元以降多議為偽作(蕭登福,1993;楊薇、紀聶;1999)。因此,本文將暫時放下《持樞》與《中經》不論,而直接談論《本經陰符》的心理訓練方法。

參、《鬼谷子》與辯士訓練

《本經陰符》是練習教材,在《本經》中有提及「如螣蛇之所指」,即「請參閱螣蛇法一篇」,是配合《本經》所寫成的七種心理學技巧。撇除或有男女之事內容而且具體本經已佚的〈捐兌法靈著〉(靈著即魚),我們會發現餘下六種技巧對於心理培訓是有畫時代的意義,甚至其技巧也可以應用於心理諮商師的培訓。

一、盛神法五龍

〈盛神法五龍〉則是指運用氣功去增加聲量。原文及注解如下﹕
盛神法五龍.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人.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 這裏指出,盛神必須先養氣。必先 “養五氣”; 心思才能得一致。《鬼谷子》認為人有「九竅十二舍」作為氣之門戶。九竅﹕人的9個出入口及十二舍 (十二種氣舍)

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生受之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而知之者.內修鍊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化物.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術.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之謂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

“神” 是養氣之成果。然後志、思、神、德 都可以 增長。

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產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志.

神盛乃能養志 。此處明顯是有關中醫氣功的論文,以達到修練養 “神”(言語之氣量) 從而在精神面貌上得以增進 (養志) 。這裏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層,第一層次為慢慢深呼吸(靜和者,養氣),並運用「舍」存氣作腹腔發聲,於是達成「四邊威勢無不為」的效果。而氣順,則也可以達到養生的第二層次,「歸於生,謂之真人」。這段是《鬼谷子》唯一可以和道家扯上關係的段落。

二、養志法靈龜

養志法靈龜探討的是意志力的培養,第一段主要講術意志力和專注力的重要性。

養志法靈龜.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志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故心氣一.則欲不偟.欲不偟.則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故內以養氣.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分職明矣.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氣志.知人氣盛衰.而養其氣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除了自己要做到 “養氣” 之外,更要 “察別對方神態”,以知其所能﹕

志不養.心氣不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志意不實.志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失志而心氣虛.志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髣彿.髣彿則參會不一.養志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志意實堅.志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安己,志意實堅。」其實就是集中力訓練,即身體不動,然後固定看著一點,「威勢不分」,每天練習,加強訓練,以達至「神明常固守」,就可以日後變成可以同時處理多項工作 (乃能分之) 的能力。大體上,這訓練法和《戰國策》中蘇秦懸樑剌股迫自己專注的訓練方法是一致的。

三、實意法螣蛇

實意法螣蛇是《鬼谷子》中難以理解的一篇;但若回到《本經》所談及的「象比法」,就知道這是以圖像思考,曾強自己圖像記憶的一種訓練。這和現代指引意象法(guided imagery) 是有相通之處的。以下為原文和翻譯﹕

實意法螣蛇.實意者.氣之慮也.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明榮.慮深遠則計謀成.神明榮則志不可亂.計謀成則功不可間.意慮定則心遂安.則其所行不錯.神者得則凝.識氣寄.姦邪得而倚之.詐謀得而惑之.言無由心矣.故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慮之交會.聽之候之也.計謀者.存亡樞機.慮不會則聽不審矣.候之不得.計謀失矣.則意無所信.虛而無實.

這一段談及「實意」是激活大腦能力的重要訓練,因為可以練成內心的安靜、而神凝則有效可以分辨姦邪、辯識詐謀、而且自己也很容易可以將自己的情緒和說話內容割裂開來 (言無由心矣。)

以下為第一階段,必須寧靜,然後以「內視」和「反聽」,在意像和聲音上嘗視自己按不同的題材作出冥想﹕

無為而求安靜.五臟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動.乃能內視反聽.定志思之

這些題材細列如下﹕

.大虛待.神往來.以觀天地開闢.知萬物所造化.見陰陽之終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不見而命.不行而至.是謂道知.以通神明.應於無方.而神宿矣.

具體而言,冥想練習的題目包括1) 空中漫遊 (大虛待、神往來)、2) 幻想天地開闢、3) 幻想萬物起源、陰陽終始、4) 幻想人常生治、政治道理、5) 幻想不出戶但就在天下遊走、6) 幻想可以見到天氣變化。如此,就可以達成「不見而命」(腦海迅速活化並記下圖像)、不行而至,想像力就無邊無際。

四、分威法伏熊

分威法是演技的培訓,需要有老師及另一同學互相合作。首段描述演技之重要性在於分威,即建立威勢。如何傾覆對方的 「神」,最先要做到的是自身表情的 “靜固” (志、意) ,內在實堅,則外在可見,表情之堅定乃是必要的。

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珠

如何訓練呢?以下就是具體訓練方法﹕

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將欲動變.必先養志伏意以視間.知其固實者.自養也.讓己者.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之形勢.

一人做表情和說話,另一人要跟隨(動者必隨、唱者必和),然後老師以手指示意交換角色 (撓其一指,觀其餘次)。若能做到兩者差不多同步,說話差不多一樣甚至可以立即就做出模彷,就能投入 (自養)、就能抹去自己(讓己)而投入另一人的角色 (養人),不要常常記住步驟,要做到忘記步驟自然而成 (神存、兵亡、乃為之形勢)。

分威法伏熊可以視為古代戲劇訓練的最早教本,全情投入、忘我、投入另一角色的演技以及實際練習是說客所以能夠遊說君主的重要基礎。

五、散勢法蟄鳥

散勢乃是散走 “勢” 的技巧。太多的 “勢” 有時令人驚慌,所以在需要 “圖事、盡圓方、齊長短” (即粉飾時) 則要 ‘散勢” 。所以,”散勢者,待間而動” “內精五氣, 外視虛實, 動而不失分散之實”。散走自己的 “勢” 時,要做到 “心虛志溢; 意失威勢; 精神不專”。與 “分威法” 剛好相反。大意就是適當時候要在表面上胡說八道甚至說笑話﹕

散勢法鷙鳥.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夫散勢者.心虛志溢.意失威勢.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志意為度數.乃以揣說圖事.盡圓方.齊長短.無則不散勢.

散勢法是當要獲取人的信任,並希望對方放下戒心時 (觀其志意為度數)、就以各種方法去扯談,「散勢」令對方信任。重點就是「待間」,即找出可以說笑話的「間」,隨對方志意才動,而自己要記住要知道自己的目標而不分心 (動而不失分散之實),這樣才能知道對方的計謀。若果分心而忘記事情,就是「勢」敗」而不是「散勢」了。

散勢者.待間而動.動勢分矣.故善思間者.必內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志意.知其計謀.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六、轉丸法猛獸

轉丸法又稱轉圓法,在《墨子‧經‧經說》又稱巧轉,意旨偷換概念。轉圓法即說話之婉轉,並且要 “接其說”; 婉轉得來又可以自圓其說才是高手,才可以「變論萬義類」(甚麼事情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這轉圓法是有關辯論的訓練﹕

轉圓法猛獸.轉圓者.無窮之計.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義類.說義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之用.轉圓而求其合.

具體的做法是辯論不同辯題,例如政策 (大道)、宗教、自然、人事,並討論好處(吉)、壞處(凶)、產生背境 (成) 、失敗之處 (敗)

故興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以觀神明之域.天地無極.人事無窮.各以成其類.見其計謀.必知其吉凶成敗之所終也.

這樣的語言技巧有時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圓滑不行就要用武力,所以萬事要觀進退,預留一手,並嘗以接續別人的說話,在辯論訓練中,就要先領會 (見其會)、總結對方 (乃為要結)

轉圓者.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轉圓而從方.圓者.所以合語.方者.所以錯事.轉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

以上的六種訓練法,乃旨在建立深厚的內功,讓說客可以在肅殺的皇宮殿堂之內而面不改容,以聲線、意象、專注力、演技、幽默感、辯論手法帶出個人魅力,取信於人,並完成任務。

肆、鬼谷子《本經》中的心理技巧

鬼谷子《本經》中蘊含大量豐富的心理說服理論和技巧,這裏我們可以從各篇的內容中略窺縱橫家的技法所在。

一、基礎技巧

在《捭闔》中,提到說話分為令人喜歡的 (陽)和令人不喜歡的(陰),陽是希望人去做某事,陰是希望停止人做某事,而說「陽言」時,應該盡量談到道德化的崇高論述,「陰」時則盡量貼近現實和描影描聲 (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有時可以結合兩者,例如以虛假的「陽」去做壞事,為自己塗脂抹粉 (以陽求陰.苞以德也),又或者在說好話時夾雜威脅(以陰結陽)令人感到受壓 (施以力也)。

「反應」是以驗證現在、以往、歷史、現況去達成測謊的果效 (反以觀往.覆以驗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其基本就是聆聽說話的矛盾。這裏也提及到「象比」法,「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是指以形象默想下對方的說話內容 (言有象)、然後每件次配上一個編號排列 (事有比),所以「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即將意象配上號碼、讓自己可以追溯。)要達到這樣的能力就要參考《實意法螣蛇》(若螣蛇之所指) 多做導向意象練習。

「抵巇」是挑撥離間。即是人與人之間的小隙變為大裂縫 (巇)。挑撥有幾 種目的﹕塞 (堵塞未來可見的危險)、卻 (抵檔敵人的侵犯)、息 (令敵人忙於自 己的內部鬥爭,自己可得喘息)、匿 (令敵人誤以為某人才是真凶,自己得以匿 藏卸責。)、得 (令敵人做些有損自身、有利我方的事)。做法很簡單﹕「經起秋 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櫱之謀,皆由抵巇。」即是找出敵方所 不喜之事 (真實的事、或憂慮之事,即「太山之本」),然後將外在一些瑣碎事, 通通與此掛勾 (秋亳之末,揮於太山之本)。抵巇是作為一名間諜或說客得以逃出生天的重要一環。

「飛箝」即用計謀陷害對手、誘惑對手。對於不能合作的人,就施以飛箝。 可以賄賂(徵之) 而後陷害;或令對手有多項責任在身,趁其做錯便彈劾 (重以 累,而後毀之),或令對手多工作毀掉健康(以重累為毀)、或常令對手處於被毀的 陰影下,受到精神壓力(以毀為重累),或借勢力令其不敢動彈 (立勢以鉤之),或 借刀殺人,煽動敵人的敵人與其鬥爭 (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飛箝」與「抵巇」為陰險的詭計,是戰國時代的間諜的重要求生技巧與工作方法,但的而且確這些為害人之術,是應該用於防犯而不應主動出擊,而這些資訊對於現代的心理諮詢師來說,恐怕意義不大。但以下的「揣」與「摩」卻有重要的意義,是《鬼谷子》中心理學理論的精華。「揣情」在這裏可以指「內情、情報」,但不限於這個用法,亦泛指人潛藏心深處的事物。推敲出這個「情」是甚麼,與其交手就無往而不利。

二、揣情與摩意

《鬼谷子》有「揣摩權謀決」數法,其中對心理學而言最重要的是「揣情」和「摩意」。由於現代漢語「揣摩」一詞常常連用,往往令人難以了解其中之差異。其實,在鬼谷子中,〈揣〉是對內情 (包括收藏的資訊、收起的情感) 等作出揣測,而〈摩〉則是摩意,是教導人如何以適當的話題開啟話盒子,令對方真情流露下洩露自己內心的情感。因此,「揣」是有關推論,而「摩」是有關回應的技術,兩者相輔相成。

〈揣〉提到有兩個方法﹕1) 找到某一的想要的東西,然後不斷強化,令其大喜過望,就會洩露自身的一些東西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2) 找到某人害怕的東西,並且不斷強化,令其極為恐慌,就會洩露自身的一些東西。(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也.不能隱其情)。但有些高手,卻仍然掩飾得很好,就且暫時放過他們,改話題,知道那些話題令他們安心。(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

具體的煽動手法包括貴(令對方飄飄然); 賤 (令對方自卑)、重(令話題變得凝重)、輕 (話題變得輕鬆)、利 (令對方了解到有害)、害 (令對方知道害處)、成 (鼓勵對方做事)、敗 (挫敗對方銳氣) (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

要達成《揣》篇談及的目的,就要熟習《摩》篇。「摩」是指說一些話撫平人的情緒,即是現代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心理輔導的「paraphrasing」(總結式回答) (見Rogers, 1977)。說些撫平人的總結式回答,看那些可以撫平其情緒 (摩之以其所欲),再繼續探索,就會找到「內符」。這裏「內符」指 「內在語言」,即「情意結」也。流程如下﹕我說出「摩(撫平) 」的言論,對方就把話說出來 ,我也就跟著和應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應之.事無不可)。這裏要求說客先了解聽眾喜歡聽甚麼,然後就討論相應的話題﹕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靜也.正者、直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者、發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諂也

這就是說,平靜的人,就說如何寧靜,正直的人,就談論道德問題,快樂的人,就說開心的事,在發怒的人,就鼓動他們做事,愛好名利者,就講論如何可以揚名立萬,做實事者,就討論達成目標的步驟,廉潔的人就要表明自己也是廉潔的,守信的人就要把事情說得明白,講利益的人就要談論他們的具體要求,對自卑的人就要說好話討好他們。

三、權量

《鬼谷子》的「權量」是用一系列問題去評估工作的國家/ 機構是否可靠和穩妥,是中國學術史上首次使用評估表的紀錄。有關「權量」的內容如下﹕

度於大小,謀於眾寡;稱貨財有無之數,料人民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揆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凶?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辯?

表面上看來這段很難理解,其實,在整理後,我們便可以發現「孰…孰…」的句式就是問卷的「… 或…」的句法。整理後我們可以得出實際的內容如下﹕

表一、權量表格

1 國家規模

大 / 小

2. 謀事模式

獨裁式 / 眾議式

3 財政

好/ 壞

4. 人民數目估計

約 ___________人

5 物產是否豐富

富饒/ 匱乏

6 有餘的物產是甚麼

 

7 不足的物品是甚麼

 

8 地理優勢

 

9 地理劣勢

 

10 好的政策

 

11 壞的政策

 

12 列出親近的臣子

 

13 列出疏遠的臣子

 

14 列出賢能的臣子

 

15 列出不肖的臣子

 

16 智囊的能力

多 / 少

17 氣候

好/ 壞

18 外交﹕有用的盟友

 

19 外交﹕無用的盟友

 

20 移民

移入移出的平均趨勢

21 安

有甚麼令這國家全

22 危

有甚麼危害這個國家安全

23 受到歡迎的人物

 

24 受到憎惡的人物

 

25 有沒有其他的辯士和說客

 


鬼谷子可謂首位以系統化的問卷法去協助自身工作的第一人。當中以各種不同的指標 (人口出入、民心背向、地理、經濟、軍事、政府人事) 各種因素考去考慮工作場所是否安穩健全。這些系統化的評估,在現今社會我們謀事,也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四、辯論技巧

鬼谷子強調﹕「說之者,說之也」(所謂說服,就是令其悅納。令其悅納者,就要做足資料搜集的工夫。(說之者,資之也)。說令人喜悅的言說,即是說大話,說大話者,就是事實上稍稍加些減些(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在辯論場上,就要辭鋒銳利,辭鋒銳利,就要令人輕視對手的論點。(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 言之成理,因為道理在,道理在,是因為說的事都應驗了(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 遇到難以明言時,就暫停討論,由得對方說話,原因是等待他們說錯話的機會。(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

辯論時不會故意說自己所不認識的事物,任何辯論言辭都有合理處有破綻 (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作為辯者,以下五種情況下不作辯論工作﹕

1) 病,沒有精神時;

2) 自己恐懼,無了主見時;

3) 自己憂慮,情緒閉塞時;

4) 憤怒,做事衝動時,

5) 自己很高興,此時太興奮所以難以集中精神。

(辭言有五:曰病,曰恐,曰憂,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哀氣而不神也;恐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動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

對手的類型方面;和擅於邏輯的對手辯論,就要題材資料廣泛。與資料多的人辯論,就要運用詭辯法。與擅於詭辯的人辯論,相反要立場簡單,甚至堅定地說口號,不為對方所惑。(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身份地位高的對手對戰,就要顯出本人的強勢,不可輸蝕 (與貴者言,依於勢)。與有錢人辯論,自己就要處於道德高地 (因為他們多數在這方面有虧) (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對話,就要多說好處,令他們投誠。(與貧者言,依於利)。向自卑及地位低下者遊說,就要自己謙虛,給他們面子。(與賤者言,依於謙)。與膽識高的人說話,遊說者也要說話大膽。(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蠢的人說話,就靠恫嚇 (與愚者言,依於銳)。

伍、結語﹕心理培訓的內功與外功

由以上對《鬼谷子》的翻譯工作,我們可以了解由於《鬼谷子》是用於訓練說客和間諜,箇中的手法不一定合乎道德,而總以完成任務、說服或恫嚇別人為首要目標。因此,的而且確《鬼谷子》有邪僻的一面 (例如抵巇、飛箝、以及各樣的誘惑恫嚇手段),不應該加以頌揚。但另一層面來說,《鬼谷子》可謂發源自中國本土的第一套心理培訓教材,當中明確以訓練口才、聲線、意象思維、揣情、說話迎合等為目標,從歷史中我們看見不少如蘇秦、張儀、蘇代等謀士善用這一套技巧而達致個人的成功。

《鬼谷子》令人驚異的在戰國時代 (二千三百年前) 運用了指導意象(guided imagery)、戲劇訓練、聲音訓練、專注力訓練等,更強調了情意結 (情) 的重要性,並提出「摩」(以簡單的句子概括、歸納對方的言語,使他們說得更多),並強調必要時候也要「散勢」以獲得聽眾信任。當中更提及一些不宜工作的情況 (例如身體不適、太憂慮、太興奮等) ,這些都是《鬼谷子》值得紀念的地方。

然而,單純應用技術,卻缺乏道德的指引,是危險的。從戰國的故事我們看到,這些說客的背後是人民的苦難。同樣的,若應用於心理治療的場域,若治療師最後只是產生出被操控的案主,那麼這樣的技術其實無助於達致案主的心結得以解開的目的。這也是在建立治療倫理法則時,必須注意的一點。而如何結合倫理與技巧、如何能夠保證掌握心理技術的人不用濫用這些心理技術,則是無論古今中外的心理學界都應該不斷自我檢討的課題。

《鬼谷子》的重要啟示在於,單純的訓練理論技巧 (如《本經》),若沒有適當的內功訓練 (如《本經陰符》),則仍然難以取得成功的。而專注力、創做意象的能力、演技、及適當時候「散勢」等,不單適用於說客,其實對任何表演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個人特質。然而,對於心理諮詢工作者來說,若過量的演技培訓,是否必然有助於理解案主,還是會弄巧反拙導致治療師難以抽離?若治療過程中充斥著治療師的計算,治療的真誠關係又是否能得以確立 (Rogers, 1977)?


主要參考文獻 

1、鬼谷子。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2005)

2、戰國策。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2005)。

3、呂氏春秋。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2005)

4、孫子兵法。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2005)

5、孫臏兵法。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2005)

6、孟子。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電子版(2005)

7、房立中 (1993)。鬼谷子全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8、燕良軾 (2004)。鬼谷子中的測謊心理思想研究。心理學探新,23(3), 15-18。

9、蕭登福 (1983)。鬼谷子真偽考(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12),43-52。

10、楊薇、紀聶 (1999)。縱橫家三書平議。襄樊學院學報,20(6), 28-33。

11、姜汝濤 (2004)。鬼谷子研究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前沿,11,237-240。

12、劉洋 (2005)。《鬼谷子》情報決策論的現象解釋學分析。東疆學刊,22(2),74-77。

13、蔣力生 (2004)。《鬼谷子》養生智慧闡要。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6(3),20-22。

14、Rogers, Rogers, C.R. (1977). 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NY: Delacorte Press.

符瑋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輔導心理學博士班研究統籌、以及虛擬實境及正向技術實驗室主任
研究興趣為心理學史,特別是整理古代中國文獻中的心理學素材。
近年完成了由香港研究資助局 的計劃《從墨家、名家及縱橫家探討古代中國心理學史的脈絡》 (香港研究資助局項目編號UGC/FDS15/H07/14)。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歡迎留言:

登入/登記成為會員後留言

符博士,
真的是太開眼界,讓我對鬼谷子的認知擴濶了很多很多,獲益匪淺,非常感恩。

#1

WONG STELLA 黄煒陶

08-02-2023 12: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