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康乾「朝」流繪畫〉
葉梓恩
清代的繪畫成就在中國藝術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技法造詣之精湛、師承流派總結論述之宏富,滙成了藝術史上屈指可數的繁榮時期1,十分值得深究。繪畫主要分成宮廷畫、文人畫、和民間畫等。以下將展示宮廷畫其在清初康熙和乾隆兩帝的藝術特色與時代關係。
康熙皇帝早於三、四十年代對西洋繪畫逐步深入了解2,深受短暫逗留中國的Giovanni Gherardini(漢名:聶雲龍)(1655-1723)3影響,對西學的愛好由數字天文延至繪畫,萌生召喚西洋畫師長期為宮廷服務的興致。因此Matteo Ripa(漢名:馬國賢)(1682-1745),意大利人4,在1711年2月5日遵旨被引進清宮,於御書房與康熙會面後,獲任命為宮廷畫師。 5馬神父先以風景畫獲得康熙歡心6,在1711年,向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早對西方銅版畫感興趣的康熙,表示初步了解製作原理,可以一試。7同年夏天,馬神父奉命隨皇帝去了熱河,以僅有的銅版畫知識從事材料製作及印刷的嘗試。 經過鐫刻方面的艱苦努力,並在康熙皇帝的鼓勵支援下,他進步飛速8。 隨後康熙命令馬氏繪製付印《避暑山莊三十六景》銅板畫,在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完成。
馬國賢一己之力從寫生起稿、雕刻、印刷完成的銅版畫,技法到風格明顯表現西洋繪書和銅版雕刻技法特徵,包括〈延薰山館〉(圖一)、〈風泉清聽〉(圖二)等七幅:山石造形皆寫實而立體,質感與量感並實;透視法畫出比例正確的建築物,刻劃精細,不忘光影變化。9
Giuseppe Castaglione(1688-1766),意大利人,由歐洲耶稣會的葡萄牙傳道部派来中國,取漢名郎世寧10。1715年11月(康熙五十四年), 由馬國賢神父引進宮,覷見康熙皇帝。11康熙末期起,以出色畫藝展開皇室宮廷畫家的生涯。12
乾隆朝(公元1736年到1795年)是清朝國力最盛的王朝,亦是宮廷繪畫的頂峰。13以《萬樹園賜宴圖》(圖三)為例,乾隆十八年(1753年)冬,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的杜爾伯特部由其首領車凌、車淩烏巴什、車淩孟克(史稱三車凌)三台吉率領所屬三千多戶,一萬餘眾離開遊牧多年的額爾齊斯河,投奔至清廷管物地烏里雅蘇台。乾隆帝非常重視此事,分別冊封他們為親王,要塞、貝勒等爵位,並賜大量金銀、玉器、瓷器、銅吊等、翌年五月,在承德避暑山莊的萬樹園舉行隆重的招待宴會。以郎世寧為首的宮廷畫家運用紀實手法,表現乾隆帝由十六人抬的肩輿,緩緩步入萬樹園宴會場,而三車凌及其隨員和王公大臣們分別在禦幄兩旁靜待召見的情景。14
圖三《萬樹園賜宴圖》軸—(清)郎世寧等繪。絹本,設色,縱221.2釐米,橫419.6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該畫具有明顯的透視關係,如焦點與散點透視,兩者互補發揮了畫面更開闊的優點;畫面人物處理則運用了西方寫實技術,人物臉部無一重複、高度像真。尤其左下最前排四位官員面部最厚重細膩,由詳及散地渲染整個畫面,滲透了西方透視學的構圖原理之長。15
正值乾隆朝軍事力量空前壯大,勢如破竹地收服了多個外族,乾隆命宮廷畫家以銅版畫記錄一系列以戰爭為材的作品,藉此紀念這些戰役16,顯示他的「十全武功」,代表作如乾隆帝兩次出兵討伐挑起戰亂的金川土司的《平定兩金川得勝圖》(圖4):圖四《平定金川戰圖冊,收復小金川》-(清)徐揚繪、紙本設色,每開縱55.5釐米,橫91.1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十二年(1767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出兵攻諒小金川,並殺傷駐守在那裡的清兵、乾隆香決定先後派張廣酒等人率兵百萬討伐,歷時兩年餘,但戰事不順不得不勸降收兵。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進攻鄰近土司,與清軍交戰,戰事持續5年,最終成功平定了大小金川后,對該地區採取一系列整治措施。
17與《平定廓尔喀得胜图》等一樣,共同點為場面巨大和人物眾多,致畫幅較大。 18銅版畫實際上有「鮮明地點出宣傳武功的意義」,其收藏與印刷兼備的功能,可大量複印,便於廣傳,即是送往各地行宮、園林、寺院等保存陳設;對內賞賜給功臣與弟子作酬謝19;對外賞賜予鄰國朝鮮和琉球等來表達清廷鞏固疆土的堅定立場20,有強烈的政治震攝意味。
至於乾隆時期的《平定台灣戰圖冊》所繪從乾隆五十二年 (1787)十月二十八日將軍福康安統兵進發台灣開始,共表現逾十場大小戰役,形象地記錄鎮壓林爽文起義的經過。翌年,乾隆在避暑山莊款待得勝而歸的將士。從《平定台灣戰圖冊·清音閣凱宴將士》(圖四)可見,清廷平定西城、金川後,乾隆帝都曾在京師西苑紫光閣設宴犒勞將士,平定時值在承德,便就近於避暑山莊慶功,命宮中戲班在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演吉祥戲,款待平定台灣戰事有功的福康安、海蘭察等將領。 21
圖四《平定台灣戰圖冊.清音閣凱宴將士》
該圖冊同由 12 幅組成,但是與前期的紀實銅版作戰圖的畫面表現上明顯迴異:主隨中國傳統,即相類於傳統山水背景,也沒有強烈的畫面空間層次感與人物刻劃的立體感,應全權為中國畫師所繪。這對應18 世纪時,清朝開始於歐洲交惡,自乾隆末期就幾乎沒有了為宮廷服務的傳教士出現的記錄,也側面反映了清朝經歷輝煌之後沒落之始,最終與世界步伐脫軌。22
總結
宮廷畫之興盛反映了清代統治者對繪畫藝術的大力提倡和採取相應的保護政策有密切關係。23康乾時期的宮廷繪畫,融合西方繪畫風格,技術使繪畫的人物寫實、場面構圖和透視等技法都有所提升。因而重大題材的紀實性繪畫,數量與品質上都超過了前朝,內容多以戰功和外交場景為主要,紀錄歷史上重大事件,包括攻戰和外交等,主要體現紀實性,以及表彰、宣揚等政治教化為目的。24
書籍
林永匡、王熹,《清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年),頁327。
林家維,〈乾隆朝紫光阁赐宴图研究. 《故宫博物院院刊》,第4期,(2015年),頁78 。
沈定平,〈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宫廷的绘画活动及其与康熙皇帝关系述论〉,《清史研究》,第1期(1998年),頁84。
果美侠,〈论17-18世纪天主教会对清宫西洋画家的选派〉,《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2016年),頁116。取自https://www.dpm.org.cn/journal/246886.html
劉曉明,〈清宮十三年——馬國賢神甫回憶錄(四)〉,《紫禁城》,第4期,(1989年),頁25。
李曉丹、王其亨,〈清康熙年間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及避暑山莊銅版畫〉,《故宮博物院院刊》,第3期(2006年),頁47-48。
王景鴻,《清宮鐫刻的第一部銅版畫冊─淺論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取自 https://p-udpweb-com.hksyu.idm.oclc.org/pmm/view/pmm0002850007
聶崇正,〈中西艺术交流中的郎世宁〉,《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1988年),頁72。
聶崇正,〈郎世宁——供职清廷的意大利画家〉,《紫禁城》,第4期,(1980年),頁32。
故宮博物院,〈郎世宁小传〉,《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1988年),頁91。
故宮博物院、朱誠如,《清史圖典 清朝通史圖錄 第六冊 乾隆朝 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頁64。
刘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绘画研究》(天津大学,2011年),頁8,22, 23, 41, 47-48 ,50, 58。
註釋
1. 林永匡、王熹,《清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年),頁327。
2. 沈定平,〈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宫廷的绘画活动及其与康熙皇帝关系述论〉,《清史研究》,第1期(1998年),頁84。
3. 果美侠,〈论17-18世纪天主教会对清宫西洋画家的选派〉,《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2016年),頁116。取自https://www.dpm.org.cn/journal/246886.html
4. 同註2。
5. 劉曉明,〈清宮十三年——馬國賢神甫回憶錄(四)〉,《紫禁城》,第4期,(1989年),頁25。
6. 李曉丹、王其亨,〈清康熙年間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及避暑山莊銅版畫〉,《故宮博物院院刊》,第3期(2006年),頁47。
7. 李曉丹、王其亨,〈清康熙年間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及避暑山莊銅版畫〉,頁48。
8. 同註7。
9. 王景鴻,《清宮鐫刻的第一部銅版畫冊─淺論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取自 https://p-udpweb-com.hksyu.idm.oclc.org/pmm/view/pmm0002850007
10. 聶崇正,〈郎世宁——供职清廷的意大利画家〉,《紫禁城》,第4期,(1980年),頁32。
11. 故宮博物院,〈郎世宁小传〉,《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1988年),頁91。
12. 聶崇正,〈中西艺术交流中的郎世宁〉,《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1988年),頁72。
13. 刘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绘画研究》(天津大学,2011年),頁8。
14. 故宮博物院、朱誠如,《清史圖典 清朝通史圖錄 第六冊 乾隆朝 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頁64。
15. 刘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绘画研究》,頁50。
16. 刘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绘画研究》,頁23。
17. 故宮博物院、朱誠如,《清史圖典 清朝通史圖錄 第六冊 乾隆朝 上》,頁46。
18. 同註16。
19. 林家維,〈乾隆朝紫光阁赐宴图研究. 《故宫博物院院刊》,第4期,(2015年),頁78 。
20.頁79。
21. 故宮博物院、朱誠如,《清史圖典 清朝通史圖錄 第六冊 乾隆朝 上》,頁119。
22. 刘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绘画研究》,頁25。
23. 同註1,頁328。
24. 刘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绘画研究》,頁22, 41, 47-48 ,58。
< 原創文章/視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Welcome to leave a message:
Please Sign In/Sign Up as a member and leave a message